新时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研究能力是新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老校——北京实验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唯一的一所集幼小初高于一体、十五年一贯制的公立示范学校,是北京市一所十五年一体化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魅力教育”为特色,抓住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有利时机,加强专项研究与专题培训,深化、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入推进学校规范管理和内涵发展,科学、扎实、高效地推进课程改革研究,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以项目为引领,努力提升新时代教师综合育人能力,全面探究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规律,推动了75项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充分挖掘百年老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香山慈幼院的办校理念,运用系统思维方式,科学设计研究维度,创新教育科研模式,实现幼小中科研工作一体化,促进北实学子全面、自主、个性及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创新科研工作机制。以创建区、市和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普适品牌学校为中心,强化科研兴校和科研育师意识,建立幼小中领导负责和参与制度、加强一体化过程管理制度、奖励科研先进和突出成果制度,突出课题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改进德育工作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师资建设相结合,抓紧规范管理、理论提高、专家引领、促成成果、成果转化五个链条。
明确科研工作方向。一要围绕教育现代化,聚焦学校重要教育命题,切实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二要不断改进科研方式,提高开拓研究能力,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服务教育教学决策;三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四要坚持理论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理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五要注重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教育智库。
转变科研工作职能。直接面向学校、教师发展,间接为学生发展;做好科研工作计划与总结;完善学校科研制度与机制;强化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总结推广学校科研成果;加强学校科研培训活动;推进教育科研档案管理;承担学校发展研究任务。
改进科研工作方法。要实现观点上的转变,从由注重经验思辨为主向注重调研和依靠事实数据转变;要以调研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确保服务教育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筹划建立多元资源平台;探索课程科研新模式,建立幼小中学习共同体,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建立一体化校本科研新模式,以课例、案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型科研活动;以课程、教材、课题或项目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型科研活动;以读书为载体,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型科研活动;以游学为载体,以学部为单位,开展实践型科研活动。
强化科研联动研究。围绕“一个素养、两个打通、三个坚持、四个开展” 进行研究。一个素养即加强一体化学科素养研究;两个打通即打通幼小中教学与一体化课题研究;三个坚持即坚持培养幼小中优质毕业生目标,坚持教研四统一原则,坚持传统教研和特色科研相结合;四个开展即开展专题教研,开展不同的学生群体教研,开展幼小中教师大教研,开展网络教研。目前,我校开发校本课程218门,研发校本教材100余册,涵盖11大领域;承担教育部等9项国家课题研究,承担市级课题10余项,区级课题50多项,以及校本课题210多项,这充分彰显了我校课程科研的特色与优势。
推进项目式学习与研究。包括未来学校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学习科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中小学生技术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及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中小学戏剧教育育人功能及实施模式研究,基于录像课的教学片断分析研究,积极心理学背景下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研究,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德育路径研究学生发展指导项目,科学素养提升研究,阅读素养提升研究,作业设计研究,知识产权教育研究新优质学校项目,新品牌学校项目,潜力校提升项目,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礼乐文明研究,新教育项目,研学旅行项目,STEAM教育研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幼儿安全教育研究,新时代魅力科研方法研究,魅力学习方法项目研究,新中高考下校本课程项目研究,走班制项目研究,集团化办学项目研究,慈善教育项目研究等。
建构多元化教科研协作体。充分利用学术团体和专家资源,构建校本大科研体系,进一步提升校本研训的层次和质量。建设教育家教师成长工程,与北大、清华、北师大及国家、市、区教科院和中外名校开展校本联动科研,科研包含现代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教学理论培训,指导课程教材研发;更新教师学科知识,推动课堂教学和校本行动研究等。
完善十五年一贯制魅力课程体系。立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整合三级课程,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与国际课程等多元课程类型,丰富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选修课程,形成优质多元、开放共享、个性选择的课程结构,建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课程,完善十五年一贯制魅力课程体系,实现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优合化,实现课程体系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与优异成绩,推进课程整体育人,使学生人人成才,尽展其才,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加强幼小中魅力课堂研究。我们要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以“魅力课堂”为轴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深入挖掘教师魅力、教材魅力、教法魅力、学法魅力,融“四个魅力”于一体,使课堂成为激情课堂、趣味课堂、活力课堂与创新课堂。课堂教学要激情导人,诱发魅力;自主探究,孕育魅力;合作交流,内显魅力;拓展延伸,外延魅力;总结升华,创造魅力。
深化一体化创新发展研究。凝聚干群智慧,研制集团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文化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魅力课程战略、魅力课堂战略、魅力家长战略、高考战略、招生战略、对外辐射战略、影响战略、体育战略、智慧校园战略、艺术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等十五大战略,整体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建构的主动的学习,知识的保持和迁移的水平都相对较高。深度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依据是人类所习得的知识在头脑中是以网状形式存储的,因此,新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和原来的知识建立联系,才能被纳入到新的知识体系中,并且建立持久的意义联系。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根据在线学习行为的维度、层级及其相关联系,借鉴学习的获得隐喻,构建基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社会知识网络”为综合体的深度学习模型,以促进在线学习中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学习者主动连接网络,通过创造性学习活动以及基于活动的知识贡献与创造,构建群体的社会性知识空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深度学习行为可以聚类为9种形式,并且对应9种学习活动:接受中学、做中学、联系中学、重构中学、交流中学、比较中学、反思中学、创造中学、教中学。
教科研在“十个一”上下功夫。具体包括建立一体化教科研制度,建设一支幼小中教科研队伍,以一体化课题研究作为科研工作支撑,总结一体化系列科研理论,营造一体化学术氛围,以育人为一体化科研目标,以魅力课堂作为一体化科研落脚点,搭建一体化科研平台,形成一体化科研文化,提炼一体化项目研究成果。
第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高素质创新团队建设,坚持控制数量、提升质量、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用好现有的人,培养有潜力的人,引进高水平的人,加强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创新人才的支持体系,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实施集成攻坚战略,凝练重点科研方向,以学科建设为先导,有效配置学科资源,突出科研特色;注重培养一体化学术梯队,实施集成攻坚。
第三,实施重点跨越战略,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这是一所学校科研实力的象征,我们要只争朝夕,把科研当作一种科学境界,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努力提高论文水平、奖项级别以及成果含金量。
第四,实施整合资源战略,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资源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一流的科研平台是提升一体化项目成果的重要载体。
第五,实施学术交流战略,构建学术发展体系。创建一体化学术沙龙,组织各科名师进行学术讲座,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选派学术人才赴国内外名校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第六,大力培育科研文化,提升一体化教科研层次。积极申报区、市、国家级课题,鼓励科研论文在更高级别刊物发表,教科研成果在更高层次获奖。
第七,落实教科研成果的应用。科研课题来源于教学,支持教师把科研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和管理之中。
第八,促进一体化科研特色的形成。发扬群体优势,深化课题研究,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学校发展大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实现我校由教学型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学校转变,打造区、市乃至全国一体化教科研品牌。
提升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科研管理的网络化: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科研管理网;科研档案的电子化:课题、项目、成果、学校;科研信息的动态化:学校科研大事动态更新;研究活动的交互化:完善各项研究专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工具的常态化。创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平台,打造教师身边的研修学院。
总之,一体化教科研工作需要用理性去透析,用勤奋去培育,用恒心去播种,用实干去创新,让我们聚焦魅力教育新方向,内化理念,外化行动,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优存量,育增量,坚持工作的项目化、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定量化、具体化、信息化,壮大工作新动能,创新科研新成果,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区、市、全国一体化科研品牌学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建成“中国基础教育普适新品牌学校”不断努力。
(作者系北京市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