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

时间:2019-07-10作者:王梦茜来源:教育家杂志

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国务院参事、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提起刘彭芝,人们立刻能够列出一长串的头衔和荣誉,而年已七旬的她仍然在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辍探寻。

从1965年走上工作岗位,50多年来刘彭芝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1985年,刘彭芝在人大附中成立了学校的第一个数学小组。1989年,刘彭芝任人大附中副校长。1997年,她被任命为人大附中校长,从此她的名字和人大附中更为紧密地连在一起。

上任伊始,刘彭芝就提出了人大附中新的办学目标: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她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和领导力,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先从课程改革着手,调整必修课,丰富选修课,突出特色课,增加校本课程比例。她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师生员工发展的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刘彭芝经常工作16个小时以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她曾对老师们诙谐地说:“我感到自己已经化作无数个细胞,撒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融入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沃土中。”

作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刘彭芝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她所教学生中先后有400余人曾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荣获金牌、银牌,或在全国、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奖。这与她一直以来坚持对优秀人才应早期发现和早期培养有莫大的关系。“教育要发现、挖掘和发展个体的各种潜能,任何教育改革都要

从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这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除了让人大附中可持续发展,刘彭芝还希望担负起社会责任,把优质资源向社会辐射。“促进教育均衡的目标,是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更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让更多校长成为优秀校长,让更多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2002年,人大附中在河南省新密市开办了第一所分校,自此走上了教育帮扶之路。刘彭芝派出管理团队,与多所学校形成联合办学机制;她发起成立并任主席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至今已直接惠及90多万师生。2012年,刘彭芝倡议成立了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创新办学机制、协调各成员校资源。2014年,人大附中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在刘彭芝眼中,正如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刊于《教育家》2019年3月刊 总第165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