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教育部为“庆祝潘懋元教授从教65周年暨80华诞”活动发去贺信,信中高度评价了潘懋元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一线教师、教育活动家,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1935年,15岁的潘懋元初中毕业去当小学老师。他准备的一f节课内容十分钟就讲完了,学生见状在下面开始吵闹,第一次上课遂以失败告终。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潘懋元立志要当一名好老师,并在之后选择进入师范学校学习。
1945年,潘懋元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教书,之后又回到厦门大学任教。几十年来,他先后执教于小学、中学、大学,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等职。不管职务如何变,他教师的身份从来未曾改变。他时常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早在20世纪50年代,潘懋元就意识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中学生一样来教育”,因此他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这一新学科。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学教育荒废,这一主张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1978年,大地春回,潘懋元终于等来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机遇。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一文,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该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倡议立刻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与支持。
1978年,他在厦门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2001年,他坚持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成就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培养出高等教育学科硕士、博士100余名。
为了营造高等教育学的“满园春色”,潘懋元积极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全国各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工作,助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我们不仅要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更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这光靠几所‘一流大学’是不够的。”
数十年如一日,潘懋元从未放松过学术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了十余本著作和数百篇学术论文,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理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民办教育的思想”等方面都有精辟见解。他也经常外出讲学,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到过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将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果向外推广,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学术交流。
为人、为师、为学,潘懋元一辈子勤勤恳恳。如今,99岁高龄的他依然躬耕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每周定时定点给20多位博士生上课,在高等教育的广袤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6月刊 总第1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