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郭天财:“把论文写在土地上”的农民教授

时间:2019-12-06作者:王悦来源:教育家杂志

郭天财:“把论文写在土地上”的农民教授

 

出生于《愚公移山》故事之地河南省济源深山沟中的郭天财,身上带着执着、坚韧的拼劲儿。在他小时候,主要的粮食是营养价值低、口感差的“窝窝头”,常常与饥饿为伴的经历使他终生难忘,那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让自己和老百姓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从小,他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

1974年,郭天财被保送至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每次授课前,他都面对办公室的墙壁,自己反复练讲,直到保证授课过程流畅才走上讲台。为了避免学生们“死读书”脱离实践,他把学生和青年教师带到麦地中,边查看田野的实际情况边讲解知识。他躬身忙碌的身影就是感染学生的榜样。多年后,他的许多学生成了农业生产领域的精英。

几十年如一日,郭天财顶着风吹日晒坚守于生产一线,穿梭于田间地头。他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一定要到农民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粮食增产中。”他随身携带着两件物品:小铲子用来挖土取麦苗,查看土壤墒情、小麦根系生长状况;钢卷尺用于测量小麦株高和叶片生长状况。有人质疑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小铲子、钢卷尺未免太落后。但对于常年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看天、看地、看苗”的实践型农业科技工作者郭天财来说,这是有效、必要的“标配”。

在2008-2009年特大旱灾中,郭天财作为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的首席专家,短短一个月内,带领学生在旱地上奔走了近万公里。师生个个晒得像黑炭般。

为了把小麦高产栽培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做到极致,郭天财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冬小麦根系发育、穗器官建成、群体发展动态、生理生态及产量品质等措施调控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创造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河南小麦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了如今的850多斤,最高亩产超过1600斤。郭天财研究首创了15亩连片平均亩产1064.1公斤的全世界同面积最高产量纪录。他所提出的麦田管理建议均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为河南小麦“十二连增”和全国小麦“十一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贫瘠的深山走出,40余年来,郭天财把自己奔波的身影留在了粮食丰产的田间陇上。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11月刊 总第197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