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技术赋能课堂的核心永远是“教”“学”体验

时间:2020-07-22作者:宋欣园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专访保利威创始人兼 CEO 谢晓昉

 

2020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

今年,1071万考生长时间处于居家学习状态,无论备考方式还是心理状态,都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中得到校验。作为深耕在线教育领域的技术服务商,此间,保利威积极响应教育部“强基计划”,为清华、浙大、中科大等全国千所高校招办老师的在线答疑提供独家直播技术支持,让老师与学生轻松实现云端对话,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与选拔培养创新人才计划的解读贡献平台。

面对同一时间涌入的超大流量,在线学习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举抑或是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应用的新变革?教育技术手段、教师知识素养、教学质量评价等何以回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求解未来教育“新基建”议题,保利威创始人兼 CEO 谢晓昉就此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理解与建议。

 

技术赋能课堂的核心永远是“教”“学”体验

保利威创始人兼 CEO 谢晓昉

 

在线学习观念的再更新

 

《教育家》:透过一块屏幕的距离与联系,技术赋能教育有何新主张?

谢晓昉: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教”和“学”永远是核心,教育技术更替和迭代的本质依然是教与学的变革,因此,我认为技术始终是要为教学服务的。

在特殊的情境之下,教育技术改变了“教”与“学”的时空关系,它的价值彰显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一点我们可以类比零售行业,在线技术深刻地改变了零售行业的商业形态,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及社会影响力。从这个方向来看,教育行业更容易在线化,它不需要实体的物流和仓储,仅通过网络传播就可以进行传播。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以及公众对在线教育形态的深度体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和影响力会比零售行业更大。

技术赋能教育场景无处不在,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角度着眼,在线学习可能会成为今后大多数人的常态化学习方式。当前,在线教育的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持续深化阶段,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也是力求让未来课堂的教与学更接近线下场景,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补足线下教育的短板。

《教育家》:教学恢复常态之后,重审在线教育的角色,您总结了哪些在线教育场景下必须直面的痛点?

谢晓昉:如何激发大家的课堂参与热情,如何有效地促使他们在线上进行提问、交互,这关乎教育质量和教学评价,对于平台来说意义重大。基于师生双向在线互动模式,网课初期的针对性释疑、个性化互动等细节还较为粗放,师生彼此沟通和交流还不是特别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线教育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如何避免直播交互过程中的卡顿现象,怎样获得身临其境的视频体验,对于提升在线教育的参与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满足优质在线教学的需要,尤其是资源欠发达地区,我们还需下功夫补足技术短板,帮助其优化在线教育的整体建设方案。

数字化时代,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关系,许多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课后的答疑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当今时代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教师是否具备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突发的在线教学技术故障的应对解决能力……教师素养的提升也成为未来在线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

 

在线教育技术的再定位

 

《教育家》: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对于在线教育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美化界面、增加功能,而是优化系统配置、简化操作流程,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谢晓昉:对于在线教学平台,界面的美化只是表层的内容,从深层来说,我认为安全、稳定、快速的直播水准,无延迟、超高清的视频画面,多样化的交互体验,科学的课堂感知与学情研判才是体现平台价值的关键能力。为印证这一观点,我想从保利威的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能力”上谈谈我的理解。

平台的稳定性,是保障师生在云端实现高效互动的核心要素。通常,大流量直播时往往会对网络服务端造成较大压力,导致教学环境的不稳定。网络延迟、音视频卡顿、等待时间过长等显性因素都可能让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如果教师缺乏应对经验,便难以把控教学节奏。因此,适配的平台软硬件、网络带宽带来的直播稳定性对于线上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疫情期间,保利威为全国12000多所学校搭建实时交互的“空中课堂”,充分发挥资源与底层支撑作用,为超1100万人的并发峰值直播提供了稳定、安全的技术保障,助推公立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入转型。

《教育家》:“空中课堂”发挥主战场的作用时,创造了哪些在线学习新体验?

谢晓昉:我们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直播方式,他们可以使用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多种终端发起直播,同时支持手绘屏、手写板、高拍仪等附件,满足了各科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活跃在线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自主选用音视频连麦、视频弹窗、问答做题等互动形式,帮助学生强化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传统直播从教师提问到学生反馈一般要6秒以上,且大多为单向互动,所以,会经常看到直播间的教师为确认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让他们在弹幕中标记简洁的数字以示回应。

随着用户对直播的实时性、流畅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无延迟直播时代逐渐来临。我们将传统直播3-20秒的延时降至400毫秒,单房间实时并发提升至万人以上,高度还原线下课堂场景,实现师生双向及时沟通。我认为,这是未来“互联网+教育”的新趋势,是视频应用的新拐点,也是“空中课堂”能够无限接近甚至超越线下教学的技术基础。

《教育家》:课堂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凭借在线技术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感知力,以获取学情分析、质量评价的依据?

谢晓昉:技术的实现只是一种手段,同时还需要教育心理学等专业领域相结合的研究。现在教育行业的很大一个问题在于师资资源太少,一个老师可能管三、四十个人的班课。如何安排在线学习的时长、授课流程、互动方式才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线上学习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差异化明显,如何进行质量监测、摸准线上课堂的学情?这是一线教师对线上教学质量提出的疑虑反思。作为技术提供方,保利威深挖在线教学的需求与痛点,基于AI、大数据等技术对教学过程以及课堂学习效果输出可视化的数据统计与汇总,让视频数据分析发挥最大价值。

比如学生在线提问次数、参与交互的频次等,通过行为分析、视频分析、观众分析三个维度,可以研判学生对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喜爱程度。通过数据化的“课堂感知”能力,教师从备课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作业布置到测试设计,深入洞察学生需要,从而提升教师对于整个线上课堂的掌控能力。

 

在线教学本质的再思考

 

《教育家》:在您看来,“空中课堂”在未来会是一个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吗?这对于求解教育“新基建”有哪些启发?

谢晓昉:当下,网络教学成为普遍需求,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空中课堂”让学生们不仅可以居家学习,还能通过课程回放对不懂的内容进行二次消化,老师也可以对课例进行反复打磨,确保提供最优质的教学内容。不少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优质免费的线上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建立信息化共享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此外,“空中课堂” 改变了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正面回应。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线上“好老师”的亮相,会对当地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形成一种无形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当地的教育者自我反思和进步,给予教师队伍前行的动力,更好地助推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空中课堂”作为线下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将会逐渐演变成常态化模式。当然,实现全面的常态化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必然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随着互联网时代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技术的深度介入下,面对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优质师资经验及教学技巧可以被转化成算法,以可复制的形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借以提升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线上教学评价标准则需权威部门统一监管定制。

《教育家》: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OMO?面对技术融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者如何迎接OMO混合式学习模式,助推孩子的个体发展?

谢晓昉:根据《K12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53%的机构表示疫情结束后会调整为 OMO 教学模式,但它的门槛其实不低,远比其表面“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含义要难以落地得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OMO 更注重深度融合和数据互通,即实现招生、教研、教学、运营、服务等各环节的线上线下融通,并以学生为主体,打通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中和课后作业等所有行为痕迹数据,这需要深度的规划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疫情虽然加速了整个教育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但并非所有教育机构都能在短时间内参透并步入 OMO 模式“殿堂”。

从本质上来说,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目标依然是满足学生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身处教学最前线的教师们应积极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趋势需要,主动提升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技术拓展课堂教学的边界,更为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学习体验。

 

(记者:宋欣园)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