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李银环:我在他们的爱里成长着

时间:2015-10-31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

我在他们的爱里成长着

 

李银环:我在他们的爱里成长着得知自己获得了教师最高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荣誉称号,我内心无比激动,一种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特教教师的光荣感油然而生,因为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更是给我们所有特教教师长期以来默默坚守和奋斗的肯定与嘉奖,而我能作为他们的代表获此殊荣,更是感到无尚的光荣。

我从事特殊教育已整整27年,27年对于一个人来讲不算短,但对于教育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就是在这一挥间,让我感受到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意义。

想当年,刚刚步入特教行业时,我不理解,周围的人也不理解,国家还很穷,为什么要花财力、精力去为这些看似对社会并不会带来多大贡献的残障孩子开办学校?然而,随着一声“老师好!”“老师,我喜欢你。”我看到了残障孩子们的纯真、可爱,看到了他们和我们的正常孩子一样对教育的渴求。当我把“一定要管理好他们”“一定要教会他们”作为我的目标时,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和他们一起欢笑,和他们一起悲伤。渐渐地,我的欢乐与幸福和这些残障孩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外出开会仅一天,他们就抱着我说:“老师,我好想您啊!”有一次开学,一个学生拿出一个又干又瘪的苹果给我,家长解释说:“孩子一定要留给您,说什么也不肯吃,都给您留一个月了。”泪水瞬时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做了什么,值得孩子这么爱我啊!有人说,作为老师要爱孩子们,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而我却好像是被孩子们爱着,我是在他们的爱里成长着,并享受着特殊教育带给我的快乐、幸福。

当他们学会了上厕所、穿衣服、刷牙洗脸,当他们学会了认字、读书、算术,当他们捧回了获奖的证书、奖牌,当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我都不由得为他们而自豪,更是佩服他们的自强、自立,他们使我看到,残缺的生命照样可以光辉灿烂!一位从迷茫、困境中走出来的妈妈,带着高中毕业的孩子来看我,我问孩子:“这么多年了,你还记着李老师吗?”孩子说:“我妈妈经常跟我说,永远都不能忘记您,是您把我带到了外面的世界,您就是我的亲妈妈!”正是他们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坚守,也懂得了教育的意义。

美好的明天还要靠老师去努力和创造。把教师最高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给我们特教老师,就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期盼。李克强总理在接见我们的时候说:“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是教师。”总理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不断修炼自己,成为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四有”好老师,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而不断奋斗。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