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增设正高一档,得到诸多媒体教育版面、栏目的欢呼,称这是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提升。这么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仅仅理解为待遇提升够吗?
褚宏启: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改革不能仅仅理解为改善待遇。如果仅仅是改善待遇、提高收入,不搞职称改革也可以,直接增加工资总额不就行了?在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里增加一档正高职称,对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有帮助的,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对他们的专业地位有一个认定,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在专业方向上提升的空间更大了,鼓励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坚持教育理想、职业追求,进而推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记者:提到正高职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大学教授,可以带研究生、搞科技研发,做大学问。中小学教师的正高职称与大学教授有何异同?
褚宏启:中小学教师评聘正高职称也要有大学问,但是在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探索与大学教师的研发有所不同。大学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或项目开发,有着为谋求人类福祉而进行知识创新的义务。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特点主要是传播文化、知识,钻研业务主要是围绕着教书育人,围绕着教育教学展开的。所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不能沿用大学教师职称评聘的某些办法,比如以发表论文、报刊文章为依据,而应以他的教书育人业绩为依据。当然,就是评教授、评研究员,对于把论文权重定为多高也有不同看法。有些地方,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把是否在报刊发表过文章、发表过几篇当成硬杠杠,是很不妥当的。
职称评聘是激励机制,是指挥棒。这个过程必须要公平公正,不允许发生偏斜,更不允许弄虚作假。如果仅仅以在媒体发表文章为硬杠杠,便容易出现造假,通过关系、后门、送礼甚至代写的方式发表文章,再用来评职称。这就给教师的评价带来了副作用,不仅不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还会带坏行业风气,带坏队伍。
记者:是这样的。我曾撰写过评论,谈到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是否有能力、有水平,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关系不大。报刊杂志常常组织一些讨论,不同观点交锋。发表你的文章不表明你的观点就对,或编辑部赞成你的观点,“文责自负”。就是语文老师,常在报刊上发文也只能说明你对某些体裁文章的写作入门了,也不表明你的课上得好。
再有就是前一时期,许多大学教授提出职称改革的建议,提出应减少教授职级的比例,实行“稀疏配置”。国外许多大学一个系只有一名教授,而且是终身教职。中小学正高职称的评聘是否也应该借鉴这一思路?
褚宏启:纵观各国的职称制度,包括教育、科研、政府部门各个实行职称制度的领域,都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建立对个人的激励机制,所以职称的不同层级要有一定比例。比如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应该在数量上呈递减的比例,即金字塔型比例。有时候,在新入职年轻人不多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规则的纺锤形,或者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按工作年限从初级、中级再到高级一直走到底。高级职称不能评得太滥,搞人人有份。再一方面,作为受过专业教育的知识分子,职业生涯一般说来也就三十多年,职称上从初级晋升到高级。对个人来说,也不应该很早就走完这一过程。年纪轻轻的就评上正高职称,会失去向上努力的方向、动力。
记者:中小学教师的正高职称,应该评给教育教学业务的带头人。
褚宏启:正高职称教师当然应该是学校里的业务带头人,说白了就是老师中的老师。他们对于年轻教师,能在业务上起到指导作用;对于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问题,能够答疑解惑;以其出色业绩、丰富经验,带动别人,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
记者:在国外许多大学,职称是聘任制,校方聘你为讲师、教授,什么职务担什么职责,拿什么工资。在国内的一些单位里,职称评、聘是分离的,即评上的仅仅是资格,并不一定聘用你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待遇也跟不上。时间长了就积累了一些弊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应该走哪条路呢?
褚宏启:我主张评聘紧密结合。实践已经证明,评聘分离已经显现出若干弊端。评上高职称的员工不被聘用,待遇、地位跟不上,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激励机制无从体现。也有的单位觉得评上的也不见得聘用,不占工资额度,于是就放松标准尽量多评,把职称搞得很滥,与建立职称制度的初衷南辕北辙。
记者:提起评职称,人们就会联想起教育背景,即学历。教师资格与学历有关,那么教师职称也应该与学历相关,问题是,关联到什么程度?
褚宏启:评职称的标准很重要。刚才说了,这是指挥棒,标准定偏了,你的指挥棒就偏了。教师职称与学历有一定关系。我们建立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都是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这个职业与教育背景有关,但不是唯学历论,在一定学历的起点上主要还是看业绩,看实际水平。谁的业绩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就先评他。待遇当然要与职称挂钩,但差别不要太悬殊,也不是唯一依据,还要看绩效。就像在高校里,并非职级高的老教授收入最高。有些人年老体衰,不再胜任一线关键岗位的工作,绩效不理想,收入不见得高过年轻人。
记者:在教师职务聘任上,国外多数学校实行任期制,即几年一聘。国内实行教师资格制后,也提出了教师职务退出机制。那么中小学职称要不要搞退出机制,要不要搞任期制?
褚宏启:中小学职称要不要搞退出机制,要不要搞任期制,现在还谈不到。我个人认为也不要把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学骨干、老教师们弄得很紧张。评价、票选制度要有,激励机制要有,但不是万能的,要给教师们营造安全、平和的环境,让大家有一个踏实探索、埋头工作的环境。
若要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达到理想效果,还是刚才说的,评聘过程很重要,评聘标准很重要。谁能先评上,谁能评上高级职称,业务能力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是教育文化,是作为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对学生的大爱,是职业态度。这些年很多教育事件、教育新闻都表明,教师要有学问,但更要有责任心,有对于所有学生的大爱。教师工作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话,是关心爱护的体现。教师工作始终离不开研究孩子、懂得孩子。不仅要懂得孩子的现在,还要想到他的将来,懂得现在的教育是在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