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汉字文化渊源   美在其中

时间:2015-12-10作者:张一清来源:《教育家》杂志12月号

编者按:读一清先生的文章,受用之余,也让人想到不久前微信群里风靡一时的“简繁之争”。这一漪澜显示,多数国人对简化字的由来知道不多。甲午战败后,很多志士仁人痛感国力不济,提出强国之策首推普及教育。由于当时汉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备齐笔墨纸砚,很不方便,学人们提出改革文字,甚至有态度激进者提出改变语文。1935年8月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录了324个简体字。《第一批简体字表》附有说明:“1)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2)本表所列之简体字,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体,俗字如‘体、宝、岩、蚕’等,古字如‘气、无、処、广’等,草书如‘时、实、为、会’等,皆为已有而通俗习用者。”

 

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优秀典籍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切都得益于汉字的产生与流传。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至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她的发现、流变、传承与解读,既展现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彰显了古老汉字的造字之美,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字词的意义源流与文化积淀。

文字的产生,从客观上架起了古今之间的桥梁,由此,我们得以触摸历史,了解古代文明。而人类文明的本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审视、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天地关系的思辨,基本观念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认为人与上天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分野。这种观念首先反映在汉字的字形结构中,例如“天”这个字就是采用突显挺立于大地之上的人的头顶这种形象,表示“顶端、巅峰”等意思。其次,以道家创始人老子为代表的“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张,以及《吕氏春秋》“天道圆,地道方,圣人法之,所以立上下”等观念,都与“天”的字形互相参照,充分表明古人理念中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主张。这些内容理应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承载更加充裕的、适宜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结合。

当人类在宇宙洪荒之初,产生天、地、人这样的意识并试图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时候,神灵、宗教的产生也就伴随而来。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对于宇宙元初以及天神的观念,既存在着相同的一面,也存在着特殊的一面。中国古代的天、地、人观念,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汉字的字形、字义以及大量的语词和经典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一些祭祀的礼仪和习俗也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观念,其中的一些观念实际上还和现代科学观念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的甚至完全相同。例如汉字“示”和“无”,前者表示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辰“垂示”人间,提醒人们按照上天垂象处理世间事务。这里面其实包含着最朴素的观天象意识,主张人们要善于观察天象,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后一个字“无”依照古人解释是一个“奇文”,它采用表示上天的“一”和表示弯曲的“”(wānɡ)组字,通过天倾向西北,暗示东南大地由于与天距离变远而产生了“虚无”的意思。这种寓意首先与我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的情况高度吻合,而且百川千流携泥沙俱下,似乎就是在填充“虚无”的东南土地。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着“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那么,西北擎天之柱昆仑山(即“不周山”)的倒塌,恰好也印证了“无”的造字理念。现实、文化与汉字互为表里,无疑将给执教者与学习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中华文化体验。

另外,在古人审视天地运行变化过程中,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等带有科学意味的探索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天干用字为例,针对天地万物的生命历程,“甲、乙”等字就蕴藏了非常充分的万物生长内涵。比如“甲”,有人认为它最初字形就是种子外面硬壳的形状;而“乙”最初则是一种弯弯曲曲的线条形状,许多人根据文献用例的互相参照,认为它最初指的是鱼肠,后来也表示植物的嫩枝曲曲蔓生的样子。而《汉书·律历志》等文献中,则有“出甲于甲,奋轧于乙”这样的说法或内容,大体意思是植物最初的时候都是由破甲萌芽开始,然后就会弯弯曲曲衍枝蔓叶。这样的说法与时令时序、生命体发展历程等高度吻合,充分显示出汉字源流以及传统文化的科学底蕴与科学精神。

在探讨天地运行之道的同时,我们祖先更伟大的贡献在于,在数千年之前的蛮荒时代,他们就已经意识到顺势而为,治理农业,例如大禹治水、修建灵渠等等。而且以农为本很早就成为我国历史上立国兴邦的重要基础与政策,有关农耕、农业税赋等方面的律法及技术等也已经成为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秦国变法改革派代表人物商鞅就曾经说过:“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可见,农业对于邦国以及一国之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再比如“艺”这个字,它最初字形就是人以手持苗种植的样子,清代文人官员王士禛在《居易录》中说:“殿外种艺五谷之属,盖欲子孙知稼穑之艰难!”明确表示就连皇家也要依时依地弄些种植活动,以便子孙了解农事的艰辛。

与此同时,由农业进步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例如纺织印染技术、商品交换和货币产生等等,都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许多盛世,而且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所有这些探索、进步与成就,往往也在语言文字以及文献典籍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例如表示颜色的许多汉字都含有“糸(纟)”(mì)这个偏旁,像“红、绿、紫、绯、绛”等,而且据统计,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含有该偏旁同时又表示颜色的汉字有五十多个。我们知道,“糸(纟)”最初指的就是丝或者丝织物,因此,大量含有这个偏旁的汉字表示颜色这种情况表明,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祖先不仅掌握了丝织物纺织技艺,而且还创造出精湛的丝织品染色工艺,因此才会出现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再比如“钱”这个字,它最初指的是一种平头铲形农具,而由于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当以货易货贸易发展到需要设定某种等价物的时候,“钱”这种农具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我国历史上商品交易活动中比较早期的等价物。后来,由于农具体形较大,携带不便,因此战国货币中又出现了许多个头较小的青铜材质“铲形”制式货币,创新并延续了“钱”用作等价物的传统。

物质丰富、贸易频繁、文化繁荣,除了彰显社会进步与发展,也为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必要和坚实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民众自我完善的目标和评价君子的标准。相关汉字的造字理念以及大量经典的诠释发凡,都让这一切成为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财富。感受古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除了扬弃里面迂腐的封建礼教观念与趋从意识等等,我们更要看到我国古代对个人修养的高度重视,是和支撑国家的价值体系息息相关的,而且也应当实事求是地、审慎地发掘和继承其中蕴藏的合理成分与精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例如“正、恭”这两个字,它们都与人的身体器官有关,“正”采用脚的方向这种构字方式表示“不偏斜”,后来引申出“正确”等含义;“恭”则采用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双手托举这种状态,表示放低身段,尊重他人,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强调修身自谦等等君子风范。

尊重历史、崇尚文明、缵续文化,这是每一位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修学重道、见贤思齐、善始克终,这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目标。字词、经典和文化方面的追本溯源,就是打开古今通道的一扇大门,一切有志者都应当藉此走进经典、走进传统、走进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天地精华,感受古今智慧,共同谱写中华民族贯通今古的华彩乐章,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我以为首先应当深入发掘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底蕴,发现其中的美与善,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温婉柔美和阳刚壮美,既注重“桃花流水鳜鱼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式的清新与温情;也关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万牛脔炙,万瓮行酒”“掷首陴外,降幡夜竖”等战争场面的豪迈与惨烈。理解我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既有娓娓道来的“浅吟”,也有铿锵激越的“高唱”。

其次,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言,教育中的“训”与“诲”也应当并重。“训”强调的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有绵绵细雨润物无声的意味;而“诲”主张的是旗帜鲜明、正面铺陈,突出用正确的知识与思想消除蒙昧与晦暗,有大开大阖醍醐灌顶的态势。我以为这二者都是教育的本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