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文化

时间:2016-02-23作者:陈宝泉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2月号

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文化

记者:楼先生您好。当前教育的话题中,对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有着各不相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大相径庭。有人主张全面复古,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就是科举文化在现代的翻版。那么请教楼先生,传统教育文化是否等同于儒学文化,儒学教育文化是否等同于科举文化?

楼宇烈:我们目前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盲目抛弃自己的传统,肤浅地接受外来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礼记·学记》里面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教育是第一位的。我认为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传统,教育立国。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他们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目的很明确,“化民成俗”,即教化百姓以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风气,建立秩序。所以传统教育文化不能说是等同于科举文化。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是有着很深内涵的。

从人的天性来讲,人有精神升华的一面,即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孟子是主张人性本善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发扬这些固有的好的本性,人人都可以向善,都可以具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根本品德。

荀子则不同,他认为人性本来也带有恶的一面,即动物性的一面,“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趋利避害”。所以教育的目的不是恢复本性的问题,而是教化、改变人性的问题。孟子强调教育,主张恢复人性善的一面,认为人来到社会上以后,性本善的诸方面丢失了很多,我们要通过教育找回来。而荀子则认为,人会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各种欲望,如果不加以改变,使人们学会节制欲望,社会就会混乱,所以荀子主张要用各种各样的礼节来约束、规范大家。荀子的口号是:“化性起伪”,(建立起一套制度,让人民遵守礼仪规范,提升人们的气质使得社会稳定)主张教育要起到这样一种作用。

以前我们看孟子、荀子的“性善论”“性恶论”都带有简单化的偏向。实际上人不是生来就是有好坏之分的,而是要通过教育,回复善良的一面,把贪图欲望的一面改变过来。所以孟子、荀子两家都非常强调教育。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则认为“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同样是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也是要通过教育。中国古代先贤强调教育重要的观点,用现在的语言通俗地解释,就是从个人角度来讲,长大成人要脱离低级趣味,提升修养、德行、气质。第一步,通过教育懂得规矩,跟动物区别开来;第二步,成长为君子,起表率、模范作用,跟一般人不一样。归纳起来,中国古代先贤都主张,教育历来的根本宗旨就是教给学生“为人之道”,而非仅仅传授知识技能。这么看,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教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

记者:所谓“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教育不可重器而失道。这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观点、主张,对纠正现在教育的功利现象、过度的工具主义倾向都是有教益的。

楼宇烈: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注意,这里所讲的授业也不是讲知识与技能,不是讲“专业课”,而是传授“为学之方”,教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教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楼宇烈:是这个意思。知识是要发展变化的,用现在的观点看,知识更新很快,而方法则是相对固定一些,更新得要慢一些。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传道也是指“圣贤之道”,这是儒家一贯的主张。结合当代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为人之道”。解惑也不是指解答具体的问题,解开关于某些知识的疑惑,而是解偏执之惑,解片面、机械、障蔽之惑。

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主张,教育归纳起来就是给学生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执之惑”。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者也是这样,职责是教人做人、求学,强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北师大校训所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为己是指完善自身,提升自己,美其身也,要不断“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落实到心里去,改变做人做事。为人是指“以为禽犊”,把学到的东西当作物质,跟人交换,为了利益,不是为了完善自己。

以身作则还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

记者:中国人在传统上一贯重视家庭教育。老北京百姓居住的小院门上,贴得最多的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其实旧中国教育不普及,能够上学读书的人很少,文化是靠“忠厚传家久”这一渠道传承下来的。楼先生以为如何?

楼宇烈:对,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是主要学做人,二是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其实社会教育也是这样。儒家文化主张社会成员都要以身作则,为未成年人做出榜样。在这方面,我不认同树典型,立榜样的做法。实践证明,人为树立的许多榜样都有过分拔高的成分。事后一些生活琐事传出,难以还原原有的形象。

记者:树立光辉榜样,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超越自然规律、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事后各种说法或大量质疑传出,榜样自然立不住。这也是造成社会不诚信的原因之一。

楼宇烈:为下一代做榜样,要取孔夫子“见贤思齐”,“三人行其必有我师焉”,孟子“人皆可成以为尧舜”的说法,人人自律,人人有提升自我、升华自我的自觉,社会将变得美好。大家都是普通人,见贤思齐、知过即改,不是很好吗?

中国古代教育首先是为了让人格更完善,如历代书院。教育的方法是注重启发,排斥一味灌输,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问题来解惑。第一步是让他心里产生“不把问题搞清楚不罢休”的欲望,调动他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步是抓住他心中的块垒,针对他的问题解惑、传道。

现在的学生很多人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是硬着头皮在学。而教师、学校太注重知识传授,只关注学生的智商而忽略他的情商。不去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关注学生学习的目的。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厌学情绪很重。

记者:有的教育家提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楼宇烈: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社会帮助孩子挖掘、培养出来。我们现在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太注重智商而轻视情商。我们现在的教育立足点都是开发自己,只关心自己。这使得许多学生心里没有他人,没有社会。

记者:这种偏向又和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重合,使得很大一个比例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完成社会化,相当自我,格局很小,没有情怀,走上社会后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楼宇烈:不注重情商,缺少情怀实际上是人格严重的缺陷。刚解放时,那么多大学者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收入、生活条件尤其是事业前景,毅然回国,甚至冲破艰难险阻回国,就是因为他们的家国情怀。

说到家,这里面也有浓重的传统文化。我这里说的家有大有小,现在中国人说的家,往往是小家,三口之家,甚至是小夫妻二人,“丁克家庭”。其实我觉得在中国传统理念里,三代同堂才是一个意义完备的家。三代人各有其角色、各有其责任,长幼有序,和谐幸福。这种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很多,孩子可以从两代长辈之间看到很多,学到很多。这是小家,再往大了扩张就是家族,由传统的伦理道德关系来规范。讲究的家族有族谱、有家训,强调家风、家学的延续,于是就有名门望族贤人辈出。再往外扩展还有宗族,华人的传统是不论你走得多远,走出去几代了,都不可以忘掉根本,都要回来祭祖,认祖归宗。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