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积万千教育创新,成整体教育改革

时间:2016-03-16作者:项贤明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3月

这次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年会,提出了一个极具时代精神的问题:创新时代,教育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答案:创新时代,教育须从自上而下的改革走向自下而上的创新。唯改革与创新并举,我国的教育方有出路。

为什么教育须从改革走向创新?因为1985年以来30年的教育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单靠自上而下的改革,无法撼动我们目前这样一种万能而又无能的教育管理体制。说它万能,因为从各种教育实验到小学二年级该不该做家庭作业,它都要管;说它无能,因为在宏观战略和发展规划等本应由它承担的责任面前,它又表现得如此低能。

举个高等教育领域的例子,中国高等教育十多年来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大学扩招,即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按道理说,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拥有如此规模的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不能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以便明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学校应否扩招、扩招多少、如何扩招等,但我们却一直没有见到这样一个规划出现。现在的情况就是,高等人才严重紧缺和严重浪费并存的现状。国家急需的人才我们没有培养,国家不缺的人才我们却培养了一大堆。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却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

各位都知道,改革就意味着变化,社会改革就意味着要面对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社会环境。因而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须记住“船小好掉头”这一古训。然而,我们的教育改革却似乎是中了连环计。面对改革的大潮,我们把战船都绑在一起,恨不能所有的战船皆交由一个人来驾驭。大事小事,都由最高部门说了算,层层下达,级级汇报,成了我们教育系统运行的常态。于是,这个万能而又无能的教育管理体制,就成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最大拖累。

造成这一窘迫局面的重要症结之一,就是我们只重视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忽视甚至抑制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校长和地方教育管理者们的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我们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顶层设计”迷信,把变革的权力交还给人民,顶层底层联动,顶层设计与底层创新并举。我们要重新拾起“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启教育领域“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我们知道,教育改革往往以某一宏大叙事为背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历较长的时间;教育创新则以具体情境为背景,规模和范围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教育改革的实施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精密的计划,既定规划优先于具体情境,而教育创新的行动者们却一般都处于松散的结构中,具体情境优先于事先的计划。教育改革更加具有普遍性,而教育创新的特殊性更加突出。这使得教育创新比教育改革更具有灵活性,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境。教育改革一般是经过政府部门认可或有关权力机构授权而进行的革新。教育创新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情境中,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育创新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认可或权力机构授权并不是必要的。教育改革往往具有规范性、确定性、可预见性、政治合法性和风险受保护等特征,而教育创新则经常表现出探索性、不确定性、试验性、社会合法性和有风险成本等特点。这决定了教育创新更加需要保护和鼓励。

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教育创新常常作为教育改革的先声,也常常发生于教育改革的具体过程之中。教育改革往往因于教育创新,也可能引起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经常为教育改革提供最初的推动力和社会合法性基础,并且保障改革进程在各种具体情境中能更好地得到落实。教育改革对教育创新也会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并且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对教育创新的扩展。教育创新中往往孕育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中常常包含着教育创新。没有了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意义就会受到局限;失去了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也往往难以在具体情境中真正取得成功。唯有重视和鼓励教育创新,教育改革才能获得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境,才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最终达成改革的目标。

关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诸位可以参阅我发表在2007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上的《论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一文,我这里不再赘述。我必须在此强调的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没有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教育创新很难对我们的教育形成全局性的重大影响,而缺少了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也不可能在教育实践层面取得最后的成功。我还要强调的另外一点是,教育创新并不高深,也不神秘。老师和校长们天天在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鼓励、重视!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在这里讲个故事。我女儿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一回家就兴奋地对我说:“爸爸,我们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棒!”“怎么个棒法?”我问道。女儿告诉我,老师那天讲《鸿门宴》,开头有一句话,“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其中的“王”应该念第四声,可班里很多学生总是念成第二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这句话,指着“王”让学生跟着一起连念三遍,然后对全班学生说:“你们这样一起叫才有威慑力嘛!”引得哄堂大笑,全班同学因为被老师诱导学生学狗叫而一下子全都记住了这个字应该念第四声。这难道不是教育创新吗?按照学者们提出的定义,创新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新颖性、有价值,我看这位老师的做法完全符合创新的特征。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教育创新无处不在,经常发生,只要我们稍加鼓励,甚至只需要少一点抑制,我国教育领域的创新潜力就有可能大量释放出来。

中国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教育要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其自身必须首先走向创新。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教育领域呼唤“万众创新”。我们期待着,我们国家教育领域巨大的创新潜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我们强烈地期盼着,尽快出现一个百花齐放、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教育创新的新局面。从1985年开始算起,30年了,原有的套路已经差不多玩尽了。我弱弱地问一句:能让我们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们试一试吗?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