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互联网+”时代,教育如何实现新突破?

时间:2016-04-12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互联网+”时代,教育如何实现新突破?

从“天价房”到“择校热”,随着百姓上学难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不断凸显,这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人们关注的教育热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两会上就此提出了多个提案。会议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钟秉林教授。

“择校热”源于资源配置不均

记者:今春以来,关于“天价学区房”“择校热”的新闻不绝于耳,众多父母为孩子上学之事操碎了心。您如何看待“择校热”?

钟秉林:无论是“天价学区房”的出现,还是“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举措的推出,其根源都在于“择校热”。人们为什么要择校?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择校,第一个是“择师”,是希望有好的老师。第二个是“择风”,是希望有好的校风学风。好的老师与好的校风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并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要解决这个问题,化解“择校热”矛盾,需要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如果老百姓都觉得自己家门口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那么择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要办好每所学校,难度是比较大的。比如解决“择师”问题,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这不是一年两年时间就能解决好的。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大学里培养的新教师如何符合要求,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择风”,就更是这样了。一个学校要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靠长期的积淀。在我们国家,要缓解择校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老百姓希望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对好学校有着急迫的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好学校数量还比较少,好的学区资源就那么多,可能一时还难以完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人们希望有限的优质资源,有限的优质学区资源分配更公平一点、均衡一点。什么是好学校?这又与观念有关。以北京为例,实际上学校的硬件条件差不多都很好了,更多学校的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有的还通过建立教育联盟、教育集团,整体提升队伍质量,但是关键是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这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迈向教育强国,成为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3个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任务。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们将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互联网+为教育带来美好春天

记者:如果说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拓展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能否为教育的公平与质量提升带来新的春天与机遇?

钟秉林:当前,“上学难”的问题被“上好学校难”所取代,教育的公平与质量问题日益凸现,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适应教育的这一变化,我们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将教育从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式发展为主。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将为学校教育带来多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技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利于学习者共享课程资源,进行个性化的线上学习。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探索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技术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开拓了新路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多元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的特点,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集中到优质线上课程的建设上,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效率促进公平、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线课程联盟的构建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搭建了新平台。在线课程联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的跨国流动与共享,也必然伴随着先进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与融合,从而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国际拓展、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改善学校国际形象搭建新平台。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这种个体化的、课前的学习来接受知识,上课时就不必再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讨式学习,实现学习目标。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便利条件。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