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朱永新坦言:“教育是我的至爱”

时间:2016-05-09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陈贻林来源:《教育家》杂志

王蒙先生在《我认识的朱永新先生》(序)中写道:“全国范围,人们是越来越重视教育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多矣,这样有头脑,有心灵,有创意,有理论,有实践,有文采的教育家我所知有限。朱永新先生是其中一个。”

—— 题记

 

朱永新先生,一位传奇人物。有人说他是“拼命三郎”“傻子”“疯子”,有人说他是“敢于说话的人”“提案猛人”,还有人说他是“身边的亲人”“自家的兄长”,更有人视他为“为理想打工”怪怪的“异类”,“在官场上说学者的话”等等。

他的学术精进,独领风骚;他的教育创新,立论独到;他的文章著述等身,影响遍及海内外。

按说,如此功成名就,喘口气,歇歇脚,总不为过吧?他不止一次地向笔者坦承:“我是一个行动者。”其实,确切一点讲,他是一位追求既定理想终生行动的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的”。他这样追寻教育梦

 

2000年夏,由《新教育周刊》主办的首届“树勋杯教师征文”笔会,在风景如画的太湖之滨举行。他应邀在会上演讲。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面庞,他不禁自问:

讲什么好呢?他们都是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啊!他们的状态优劣将影响一大片。他们热爱教育工作吗?有远大的理想吗?能把教育看作是自己为之奉献,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吗……

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他稍稍梳理了一下思绪,一篇题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的演讲稿在心中形成。

这位追求完美、颇具诗人气质的理想主义者,开场白就用了诗一般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听众——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

整整四个小时的演讲,他用一腔激情,抒发他呼唤理想教师的深切情愫,抒发他用远大的教育理想唤起理想教育的殷殷之望。

整整四个小时的演讲,全场反应热烈,掌声经久不息,震撼了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教师、记者、嘉宾;甚至连宾馆服务员都听傻了,他们就那么一直地站着、听着,差点儿忘了给与会者添点茶送些水。

……

他声情并茂,口若悬河: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国际化、信息化时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时代。这个时代又是充满各种诱惑、矛盾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是跨世纪的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不要总是抱怨或诅咒别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是病态社会的根源,我们教师不应该逃避应承担的责任!”

“我建议教师们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地参与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成为教育家’。教育家并不神秘,只要努力,人人都有可能当上。”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点燃起理想的火花,从而使我们民族的理想火花成燎原之势。我们的教师就是桥梁,从一定意义来讲,亦是民族的脊梁。”

……

朱永新讲得群情激昂,讲得心潮澎湃。陡然间,众多的“桥梁”或“脊梁”,情不自禁地拥向他,用热烈的掌声将他团团围住,紧接着就是这些来自教育前沿的提问者一个接着一个,提啊提,来者不拒,直提得提问者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朱永新表情坦然,好率真,更贴心:“我一不怕提问,本人愿意回答教育方面的任何问题;二不怕问题尖锐,提得越尖锐越好。”说罢,一脸的憨厚、随和,伴随着醇厚的笑声。几句话就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接下来的提问更是争先恐后,气氛更加热烈轻松,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直到这时,“桥梁”或“脊梁”们才发现,朱永新二百四十分钟的讲话,居然连一页纸的讲稿也没有!四个小时的演讲完全出自他如数家珍的胸有成竹。

激情撞击着激情,理想沟通着理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许嘉璐对朱永新的演讲和著述曾经作过这样热情洋溢、精辟深刻的评价,“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老百姓习惯于说和听的大白话、思维跳跃富于激情的诗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

朱永新在不停顿地追梦。“教育永远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寻中构建自我,才能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

 

“我不是专为鼓掌而来”。他“两会”上这样参政议政

 

他心中明镜一般:参加“两会”,不是专为鼓掌而来,也不是为了当什么“花瓶”。

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在每年“两会”上,他这个“提案猛人”超量的提案议案中,教育问题总是占据首位。为了这些提案议案,他挤时间见缝插针,抓住机会,利用途径所做的海量调研,深入思考,花费的心血和精力,简直大得惊人。

有一年,为调研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他一鼓作气跑了陕西、山东、山西、湖南和天津等省市,走访调研的学校不下百所。学校岌岌可危,书籍教具缺失,教师工资微薄、有些不足百元……西部地区教育的贫困状况,令他触目惊心!同在一个蓝天下,孩子受教育条件反差竟然如此巨大?他寝食难安,心头像压上一块巨石。

很快,《关于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建议》《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实行免费教育制度的建议》等一系列提案、议案纷纷提上“两会”。

他在题为《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的大会发言中这样呼吁: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境,如中小学校危房、教师工资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尽快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基准,尽快建立国家教育数据库,尽快建设国家教师培训网站与基地,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大国家的统筹力度,加大对于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力度……

令人欣慰的是,在决策层的关注下,他提案中提出的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存在的不少问题,陆续得到了解决。

朱永新认为,通过网络征集建议和意见,同样是使自己的提案、议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有效方法。2003年“两会”期间的一个晚上,他通过网络相约,与在北京数十名聋哑网友进行了面对面的“倾心交谈”。他在一位手语志愿者的帮助下,“听”到一位残疾朋友的家长这样说:“朱委员,我看到您为残疾人提了那么多提案,很激动,忍不住赶来见您一面,表达我的感谢,反映我的心声。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的。相信您的提案能让国家制订政策的部门更多地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鼓励这些孩子们,让他们看到希望。”

他的双眸湿润了,唏嘘不已。他掂出了自己肩头所担当的重量。他继续为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几乎丧失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奔走呼号,说出他们难以说出的心声……

回顾这十年,他将参政议政归纳为“三立足”:一是立足专业背景,将学术研究、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促进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挖掘提案参政议政;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将报国情怀、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统一起来;三是立足民间社会,将国家大事、百姓生活、网络民声整合起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