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朱永新坦言:“教育是我的至爱”

时间:2016-05-09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陈贻林来源:《教育家》杂志

为了追求教育均衡,寻找公平,寻找从起跑线就开始的公平,他马不停蹄地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调研,认真研究和采集第一手资料,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成百上千条民众意见或建议。他坚持一有机会就“蹲在民间”,“带着一双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耳朵和他们交流,带着一双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眼睛走向贫困的教育”。于是,直面弱势群体、呼吁为他们“雪中送炭”,“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的文章、报告和提案一篇接着一篇,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状态、城市贫民的困境、民工子女上学难、特殊人群的教育等等问题无一不在他的视线关注之下,心里时时牵挂之中。

朱永新仔细认真,小心翼翼,生怕漏掉一个细小的诉求或一丝微弱的声音。他说:“我从不敢轻慢这些研探国家大事的机会,不敢将国家政策与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割裂开来。”

 

实现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这样践行教育

 

2000年1月的一个子夜,埋头在书斋中的朱永新正徜徉在一本题为《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新书中……

蓦然间,他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1950年的元旦,著名管理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德鲁克及他的父亲阿道夫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籍和理论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我的努力就没有任何重大意义。

仿若电光石火,又似长鸣警钟,撞击着朱永新的心扉。是啊,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实践与发扬光大,再优秀的文化也是纸上谈兵,对社会有何益处,有何实际意义呢?

他一遍一遍地拷问自己多年来所做的一切,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对教育的关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教育的现状。

“我的心灵被震撼,我写那么多书究竟是为什么?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学问?作为一个学者,仅仅靠著作显然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自己的作为和学术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准。”

人说,朱永新是教育之子。他出身教育家庭,在大学读的是政治教育学,在大学讲台上主授教育学,当市长分管教育,建言献策大讲教育,奔走呼号还是教育。他有句道出其坚韧不渝、至死不变的抱负和信念的话:“教育是我的至爱。”

笔者岂能无动于衷,禁不住要加上一句:“教育是朱永新的生命!”

然而,中国教育的现实是严酷的。朱永新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教育,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啊!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分数第一’竟成了‘硬道理’!那么,人呢?怎么能变得‘目中无人’了呢?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才应该是‘硬道理’。”

“还有,前人一贯倡导的‘德’又放在什么位置上?大学生侮辱教授,用硫酸泼熊;儿子竟然谋杀双亲;教师丧天良猥亵学生;家长无视骨肉亲情打死孩子;还有大学生、中学生,乃至小学生不顾惜生命跳楼的、投河的……一件件、一桩桩伤天害理、触目惊心的社会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的传统课堂尤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学生正襟危坐,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更有甚者,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这无疑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套上了枷锁。”

“我们的教育缺很多,缺钱,缺人才,缺人文关怀,缺理想的追求……最缺什么?我认为最缺的是人文情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本,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教育是‘见分数不见人’,甚至于教育不把人当人。”

“我国的教育怎么啦?我们国民素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教育的要义是‘育心’,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应该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弄懂‘人是要讲人格的,人是需要理想的!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不可能走得很远’……”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许多德育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以往,朱永新经常受邀做各种各样的讲演,尤其喜欢讲具有挑战性或没有讲过的内容。如今,他希望自己有一段沉淀的时间,认真地读一些书,思考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婉言谢绝了许多讲演的邀请。

他一反人们“学习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的观点,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手段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是存在的目的。教育生活不仅存在于学校,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职业生涯的学习,都在其列。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

他强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追求,也含有对当前某些畸形教育提出治疗的企图。在许多地方,某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享受不到童年和青春,没有美好的梦想,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

他的信条志向,他的理念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位守诚信、重操守、讲奉献,攀登不止、行走无疆的行者。

 

“教育始终在路上”。他这样谈新教育

 

“以往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蜡烛、是工具,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压根忘记了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新教育实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沉睡在教师心中的梦想与激情激发起来。教师应该为了精彩、为了创新、为了成功、为了发展而活着。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永远没有学生的成长。应该让所有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02年7月,朱永新等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将理论的梦想成真的实践征程——推广“新教育实验”。

他在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种下了第一颗理想的种子。他认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像千手观音(聋哑学生的艺术表演)就是一个奇迹。每个人都有潜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要相信我们的教师和孩子。”

“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宗旨,秉持五大理念:“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新教育实验”通过“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和创建数码社区;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在实验过程中,努力达到四重境界:使实验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使实验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