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小宇宙”爆发大能量

时间:2016-06-13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6月号

2014年4月,陈卫良从南昌市的一所重点高中的副校长调任到第十六中学担任校长。与重点中学相比,这是一所生源质量偏低的中学,学生行为习惯有待改善、学习成绩有待提升,家长无奈、老师无策,而面对从重点中学到薄弱学校的落差,陈卫良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尽管如此,他笃定,每个学生都有尚未开发的潜力,“小宇宙”也能爆发大能量。于是,一场改革在十六中悄然进行。

 

养成教育,文明礼仪先行

“不要总把价值盯在高考”

 

如何对薄弱校进行改造?提高教学质量固然是看得见的硬指标,也是学校校长的头等大事。然而,陈卫良却说“不要总把价值盯在高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看似对症下药,实则治标不治本。

他分析道,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进入十六中的学生学习底子薄,根源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纯地聚焦于学生分数,凭借老师苦口婆心的“满堂灌”,短时间内难以突破,加之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强,收效甚微。所以,陈卫良从学生行为习惯抓起,循序渐进,多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与学生交朋友,用爱感化学生。

真情换真心,他把教育融于点滴小事。刚到学校时,校园里很多学生边走边吃饭,垃圾随手丢,可谓脏、乱、差。为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2014年寒假,结合南昌市创文明城市系列活动,全校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方法”的调研。通过调研,让学生认识到随手丢垃圾不仅是不良习惯,而且还会增大社会管理成本;学生与社区联动,在相互了解中让“小手牵大手”的文明行动得到了真正的落实。陈卫良说,“教育的行为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教育的价值才得到充分体现”。

一次,陈卫良在学生放学后巡察校园,发现教室空无一人,教室里的灯却依然亮着。事后,他召集师生共同商讨,制定措施,孩子们纷纷表示节约用电从小事做起。一年下来,全校38个班,随手关灯,每天省电约80元,一年下来就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在陈卫良下大力气整顿下,逐渐地,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呈现了,文明素养提升了,学生的节约意识也强化了。孩子们无不自豪地说:美丽校园风,在我十六中。

 

核心知识再学习,弥补知识和能力缺陷

“我们不要为赶进度而教”

 

陈卫良表示,“学生的提升必须有基础,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弥补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入学伊始,不同于以往急于给学生讲授新课,取而代之的是陈卫良反复提醒老师们不要为进度而教,他强调教学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我们的学生需要等待。他号召全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核心知识,进行核心知识再学习。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