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深入践行玉文化,厚植发展新期许

时间:2016-06-13作者:刘军喜来源:《教育家》2016年6月号

千年古县,美丽玉田,因“阳伯雍麻山种石得美玉”的动人传说而闻名遐迩;冀东名校——河北玉田一中就坐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学校深入挖掘县域文化历史和玉文化的深刻内涵,将积淀深厚的历史底蕴、永驻人心的美玉情结和为国育才的良好愿望很好地凝集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玉文化。

近年来,玉田一中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国家一流名校”的九年战略奋斗目标,锐意改革,务实创新,成功地谱写出一曲特色发展、品位办学的华彩乐章。

 

塑玉之德:学本德育,为学生未来奠基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学校教育的明确要求。然而,高考的重压使得很多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没有多少学校打心眼儿里愿意花费时间,投入精力,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未来投资。

玉田一中致力于改变这种教育现状,为国家培养品格高尚的人。学校“秉承校训”“践行目标”,围绕“塑玉之德”,将“学本教育”思想进一步延伸拓展,运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中,通过“以德育德”来启迪思想,通过“问题导航”来塑树品行,并逐渐变“他育”为“自育”,最终使学生内化成一种高尚的、自己奉行不悖的行为准则。

学校聚焦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或思想上的偏差,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倾力打造了“问题导航”五环节育人模式。

“问题导航”五环节育人模式,共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五个环节。

系统教育:以德育大课堂(观看视频、现场讲座)为载体,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下高中生思想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聚焦文明素养、传统美德、感恩励志、社会焦点、时政热点,通过“观(观看视频,倾听讲座)——写(撰写感悟)——议(组织讨论)——行(三行活动)——评(评选优秀)”五个环节,对其进行的预设性教育。

针对教育:以主题辩论会为载体,聚焦一个时期内学生中出现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典型问题,通过“查(生成问题)——展(摆出现象)——议(组织讨论)——行(三行活动)——评(评选优秀)”五个环节,对其进行的专题式针对引领。

及时教育:以教育微时段为载体,利用15—20分钟时间,聚焦学生日常突发问题(事件),通过“点(点出现象)——议(组织讨论)——导(思想引导)——行(三行活动)——评(评选优秀)”五个环节,对其进行契机性引领。

五环节育人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将传统德育中教师高高在上、高谈阔论的简单说教者转变为能够见缝插针、因势利导的引领者,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将早恋、手机、自私思想、不良习惯等问题摆出来,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样的德育更有说服力,也容易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此外,通过广泛开展“三行”活动——行在校园、行在家庭、行在社会,并且注重感悟评选、典型评树,做到行评结合,这种德育对学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目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已形成了系列、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在玉田县历届感动玉田十大人物和玉田十大道德模范评选中,玉田一中学生王晓轩、何佳星、肖宇晴、崔悦、王岚荻等同学相继获此殊荣。学校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常年活动在社区、街道、公园、敬老院等地,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

 

成玉之才:学本课堂,助力素质提升

 

由于高考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存在,高中成了名副其实的课改“雷区”。然而,玉田一中早在2008年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下大气力深入推进课堂改革,成功创建了以“问题”为核心,以“破疑”为主线,以“提升”为目标的立体化授课新模式——“234”高效课堂模式。2011年,在中央教科院韩立福博士的指导下,“234”高效课堂模式通过深化改革、系统实践,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会学习、善合作、能创新”为显著标志的“STT”问题导学型学习模式。(“STT”问题导学型学习模式中的“STT”分别取自:“结构自修(Structure self-study)”、“合作破疑Teamwork- solution)”、“思维训练(Thought training)”三个英语短语的首字母。)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