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芬兰学前教育注重提升儿童幸福感

时间:2016-09-13作者:王双阳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芬兰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并把对儿童的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兰全国各地的市政当局负责为本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提供和安排免费的学前教育,包括提供免费的课本、学习材料及手工材料等。芬兰的学前教育通常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展开,包括有教师授课与小组活动,但主要以游戏玩耍和运动锻炼为主,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增长知识、了解新事物、提升幸福感。

学前教育免费,家长自愿选择

芬兰现行的教育政策规定,每个孩子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开展学前教育的目的重在提升儿童的幸福感。芬兰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资格素养和教学技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特别重视建立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伙伴关系,要求教师与家长通过观察和评估孩子,强化孩子学习的乐趣。芬兰强调学前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认为乐趣和玩耍是孩子高效学习的核心,倡导将游戏运用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当中,通过孩子的快乐参与实现教育目标。

在芬兰,学前教育由小学和托幼中心提供,实际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被包含到教育体系之内。芬兰立法规定,所有的市级政府机构都要为年满6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但儿童是否接受学前教育,由其家长自愿选择确定。但实际上,大多数年满6岁的芬兰儿童都接受了学前教育。

参加学前教育的儿童,需要在当年的1月或2月到相关机构报名。关于报名的时间要求等信息,是由当地政府的教育部门或文化部门提前发布的。一般而言,各地政府负责自行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但也可以将学前教育外包给私立托儿所等机构。

芬兰的学前教育是免费的,参加学前教育的儿童可以在学前班里享用一顿免费的午餐。如果儿童家庭距离学校超过5公里,或自行前往学校有困难,学校还会为孩子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同时,早期教育机构会为每个小朋友建立成长档案,从而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为小学教师了解孩子情况提供帮助。

在游戏中学习,家长参与教育

在芬兰,幼儿学习超龄知识是被禁止的。其课外早教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音乐、舞蹈、体育和美术等各个方面。但向学龄前幼儿教授母语、外语及数学等知识性内容的课外班,却是闻所未闻。根据芬兰教育部颁发的《早期儿童教学大纲》,不允许幼儿园老师向6岁以下的儿童教授字母和拼读等。只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北欧国家芬兰,给全世界做了一个表率:让孩子幸福地尽情玩。

在芬兰,学前教育一般是指儿童在进入综合学校之前接受的教育,学前班专门为6岁儿童设立,实行学前一年教育,主要为儿童的入学做准备。一般而言,芬兰开展的学前教育旨在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并通过教育活动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在芬兰,儿童的学前教育时间通常为每天四个小时左右,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环境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的学习大多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师要为每个孩子制订专门的学习计划,孩子父母需要协助教师制订学习计划,并鼓励孩子参与学习。

芬兰的学前教育包含有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如果母语不是芬兰语或瑞典语,孩子可以在学前班里接受芬兰语或瑞典语的外语教育,也可以接受由政府组织的母语教育。同时,学生在学前班里也可以接受本人宗教信仰及人生观的教育。学前班一般会尊重学生的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鼓励儿童学习尊重其他人的语言与文化。

机构形式多样,重视特殊教育

在芬兰,学前教育机构除学前班外,还有日托中心、学前班、游戏小组、流动幼儿园等。日托中心也叫育儿中心,主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丰富的餐点。

家庭日托是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保教工作。家庭日托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在公立的家庭日托,政府要求保教工作者必须进修过国家规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有符合要求的个性特征和工作经验,并且每个家庭中最多只能照看4名7岁以下儿童,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内。

游戏小组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儿童可以参加游戏小组的活动,每周在游戏俱乐部或游戏场所或玩具图书馆活动两次,每次三小时。

此外,还有半日制的流动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每天开放4小时,主要为人口稀少地区的6岁儿童服务,以便使更多儿童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在芬兰,特殊教育备受关注。特别设置的特殊教育中心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服务,包括早期诊断、治疗相关儿童的疾病。此种学前教育机构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教育对象为聋哑儿童、大脑障碍儿童、情感危机儿童、语言缺陷儿童。由儿童保教专家、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和孩子父母共同参与教育并制订儿童的康复训练计划。

上世纪70年代,芬兰公布了日托法案,人们开始认识到特殊儿童能和正常儿童一样参加教育活动并能获得较好发展,从而改变了特殊儿童的境遇。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特殊教育中心逐渐被综合教育机构取代,但依然存在。综合教育机构一般会把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集中在一起教育,但规定每个班最多只能有两名特殊儿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