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健康文化,让学校增添了多少含金量

时间:2016-09-13作者:本刊记者 宋欣园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书声朗朗、欢声笑语、天真烂漫、充满理想……这些美好的字眼如天使般降临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吸引着我们走进位于青年湖畔的这所清雅学府,一个弘扬健康文化致力于让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有限的教育空间,无限的教育可能。伴随着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健康文化到底为这所学校增添了多少含金量?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这所充满生机的校园。

“小”

足球踢动“大”体育,健康文化在校园自然流露

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校长程洪的眼里,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了有形而强大的心理磁场,于无形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是学校发展中的宝贵财富。程洪校长自2006年任职以来,对校园文化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育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又如何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助力学生的成长?诸多决定学校命运的问题摆在程洪和师生面前。她与全校师生一心投入实践,确立了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做健康人”为育人目标,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健康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并把健康文化浓缩为五个字:志、搏、礼、悦、和。即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拼搏进取、超越自我;崇文尚礼、修身养性;悦人悦己、心智健康;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方面的要求,坚定了学校教育的方向目标。“育人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生动活泼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应把学校办成有文化的地方。”程洪若有所思地说道。梳理和提炼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使学校文化特色明显,成为引领的新名片?对此,程洪及学校的智囊团从未停止过思考:校园文化体系中着重突出体育文化特色——以校园足球为龙头,带动师生体质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

深化。

“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足球是他们童年时光的好‘玩伴’。健全学生体魄的同时又蕴含着德育的能量,对于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自信心培养、人文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开展校园足球必须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如此信念引领着安外三条小学把校园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试验田与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不断发展校园足球最初的梦想。“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亲密接触中,逐渐体会足球运动绝不是简单的体力拼抢,也不是纯粹的比赛输赢,足球背后隐藏一个教育体系,它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是智慧的凝聚。为此,学校采取足球进课堂、进课程、进课后、进家庭、进社区相结合的‘五进’策略,彰显足球特色,打造传播足球知识、领悟足球文化的展示平台。”程洪校长说道。足球饱含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是艺术设计与技术的结合。通过开展与足球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每个年级开设足球特色课,课后开办针对普及足球项目的兴趣班,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与素养;举办体育文化节,开展足球联赛和足球擂台赛,使学生真切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邀请足球明星进校园为学生讲解足球知识、传递足球技能与足球精神。与足球明星近距离互动中,学生们渐渐关注足球事业背后默默奉献的人群,体悟他们平凡之中的伟大,凸显了榜样教育的

意义。

在“做健康人”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提出天天锻炼一小时,月月组织小竞赛,年年学习一项体育技能,人人都有特色项目,班班具有特色文化的目标要求,连年获得“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先进单位”称号。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项竞赛成绩、梯队建设更是可圈可点。作为足球项目网点校的领头羊,不断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引导和辐射周边学校,多年对足球特色的探索与坚守,让孩子们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北京市培养了大批足球人才。

成语满载华夏智慧,优秀传统美德是健康文化的思想根基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积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学校以语言文字工作为突破口,以成语为原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营造出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

特色画廊满载“成语典故”图文,吸引着每一位走进校园的学生驻足欣赏。拾级而上的“成语接龙”让孩子们每抬一次脚步,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汲取语言的养分。足球场荡漾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是缤纷的语词海洋,场地四周布满了孩子们喜爱的球星照片以及用成语总结的球星的品质,文化、体育交融于一体实现完美结合,安外三条小学校园里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氛围无处不在。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