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故里,凤凰城上。宁晋中学创建于1951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占地面积12.4万m2,建筑面积5.3万㎡。现有86个教学班,4713名在校生,340名专任教师。
曾经的宁晋中学,被视为九河大地的最高学府,也诞生过教学奇迹,输送出一批优秀人才,一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凡的贡献。进入21世纪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宁晋中学成了步伐较慢的“守成者”,一段时间内发展并无太大突破。
用“五为”发力
2009年,王瑞中离开耕耘了十一年的宁晋县第五中学,出任宁晋中学的校长,开启新的深耕时代。随着王瑞中的“五为”教学理论趋于成熟,宁晋中学的课改开始起步。在借鉴省内外名校课改经验、总结反思本校教师具体做法的基础上,“五为”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有:学习为中心,问题为先导,活动为特征,精讲为保证,“两课四段八环”为结构。
学习为中心。过去,宁晋中学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模式进行,授课低效、无效、甚至负效。“五为”教学模式提出后,强调“以学习为中心”,课堂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为学生的“学”,课堂围绕学生来开展,鼓励学生自主发挥能动性,真正适应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问题为先导,即把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宁晋中学的教师在授课时,更注重把知识转化为问题,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结论隐藏在问题中,而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同时,将问题以习题练习的方式具体化、量化。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问题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在习题的设计上,宁晋中学的习题一般分三个层次:识记类基础题、理解类典型题、应用类拓展题。这种分层使得习题更遵循学生基础差异以及学习过程阶段性的一般规律。
活动为特征。王瑞中认为,课改不需要形式化,但要有相应的形式。有效组织学习活动,改变课堂教与学的形式,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他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放手但不放任,自主但不自流。要坚决避免自学有时间却无实功,互学有交流却无碰撞。教师的导演角色、主导作用,要真正体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上。
精神为保证。同样,在意识到“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不能完全缺席”的问题后,王瑞中向老师们提出了要以“精讲为保证”。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做到“四不讲”:学生会的不用讲,学生能学会的不必讲,经过点拨学生能学会的不多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另一方面要把握“六可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点,讲学习方法,讲疑点问题,讲解题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