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内外联动绽鲜花 “书香校园”整体化

时间:2016-09-13作者:本刊记者 梁希理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九月如期而至,宁晋六中又将迎来新一届的“洨滨文化读书节”。每到这个时候,校园里就会弥漫起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阅读氛围:开设名家讲座、举办诵读演讲比赛和诗歌朗诵会、发起读书知识竞赛、开展“新华书店进校园”活动、邀请父母参与孩子的阅读交流活动等等。

事实上,“洨滨文化读书节”“洨滨讲坛”以及“洨滨读书沙龙”,都只是河北宁晋县第六中学庞大的“书香校园”工程中的一小部分。说起打造“书香校园”工程这件已经坚持了三个年头的事,校长李喜中很有感触:过去总以“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看书”为借口的老师们,现在再忙都有时间看书,除了规定书目之外还涉猎不少;有些老师的读后感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布置读书作业时总会问一句“考试会考吗”的学生,也少了一丝功利性,主动拾起课外读本;学生不仅没有因为阅读耽误成绩,反而提升了语文阅读水平……几年来,校园读书氛围浓厚,学校整体精神气质有很大提升。

自2009年建校以来,宁晋六中就尝试着以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来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以文化内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力求打造书香校园,引领广大师生与书为伴,以文会友,共同成长。

制度保障,校园阅读规范化、常态化

“校园读书不要搞成一种流行活动”,校长李喜中希望六中所有师生能对这个观念达成共识。许多学校都提出,通过读书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师生知识素养,涵养师生文化气质。最后计划也列了,活动也开展了,但是效果不尽如意。问题就出在缺乏相应制度的保障,或是制度形成后没有严格充分地执行。用制度作保障,既是制定新规的创新性工作,同时又是对现有工作安排的继承、改革和发展。

六中把“书香校园”放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召开校委会、班主任会、学科组长会,制定出读书制度和读书活动方案。比如,《宁晋六中教师读书活动方案》《宁晋六中班级读书活动方案》等,对读书活动的开展作了相应的设计和策划;而《学生读书考级制试行方案》等则把读书与奖赏挂钩,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

在这些制度细则下,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到校园阅读活动中去。以校长为组长的3人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对读书活动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其中,校长和副校长各自负责一个年级,对老师们上交的读书笔记逐一进行批阅。李喜中坦言:“批改读书笔记的时间很紧。但给老师们的读书感悟写评语、作评价,对认真完成的老师是一种鼓励,对少数应付了事的老师是一种及时发现、及时提醒。而且在批阅过程中,自己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学习。有些老师选择的书目相同,但是各自有不同的观点思路,不少优秀的观点都值得吸收学习,也便于我们及时了解老师们的思想动态,还能根据一些建议、意见完善工作。”

学校提供总的阅读指导意见,老师和学生还要分别依据《宁晋六中教师读书目录》和《宁晋六中学生读书推荐目录》来进一步制定自己个性化的读书计划,对自己的阅读进度和阅读目标进行更细致的规划。毕竟,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以及既有知识储备不同,统一化的读书计划不能适用于所有人。从细节上看,这个制度的设计更尊重师生的阅读差异,心理上也乐于接受和执行。

李喜中回忆,在读书活动开展的初期,少数师生没有对这些制度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是把读书、写读书笔记当成做任务,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老师不能按时完成读书任务。最后,李喜中和其他校长经过讨论后决定,在整套的监督机制之外,再颁布相关的激励评价制度,从而对个人的读书过程和读书效果进行评估。

“阅读之星”考级制度。发挥优秀个体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读书活动的辐射影响,促进总体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六中这个考级制度制定的初衷。凡是能够在读书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的阅读“积极分子”,都可以在6月、12月向学校提出参加“阅读之星”评选申请。

从设计到落地推行,“阅读之星”的评选也经过了一些改良、完善。比如为了保证参选“阅读之星”的学生读书笔记都出自原创,六中以现场写作的方式进行选拔,有效避免了一些学生上网抄袭。

“阅读之星”表彰制度。每位“阅读之星”的优秀作品,六中都会编印成册,分发学习和留存。同时,“阅读之星”们还享有一项“权力”——在统一组织下,到书店为学校购置书籍,让同学们购回自己群体、年龄段所关注的好书。

教师的读书笔记则主要是跟评职称挂钩。李喜中总结,“书香校园”工程之所以推行得比较好,就是因为有制度保障活动的运行,同时还严格执行制度。学生也好,老师也好,没有例外。

面向整体,自上而下,读写讲结合

宁晋六中的“书香校园”面向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不爱读书的老师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这话李喜中喜欢反复强调。

“不爱读书的老师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按照规定,六中的老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李喜中通常会推荐这样主题:比如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名校长的教育实践等。在由校长推荐的“任务读书”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兴趣偏好,自行选择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到学期结束时,老师们上交两篇三千字左右的读书感悟。

六中是寄宿制学校,每两周放一次假。这两周中的第一个周一,教师们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主要是听取校长对一些教育思想的解读;第二个周一下午四点的教师读书沙龙,是教师们之间的读书分享、观点交流,这个沙龙已经成为教师们实践学习和业务交流的新平台。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