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办一所有担当的名校

时间:2017-11-30作者:周彩丽来源:教育家杂志

办一所有担当的名校

王国华爱思考。

问他,最近在考虑什么?“想的都是学校未来发展,怎么根据时代精神进行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作为校长,应该看到山那边的路。”

2010年接任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时,王国华脑子里想的,也是“山那边的路”。当时的巴蜀中学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中考连续数年高分段人数、优生率等多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高中近十年来有数百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国际和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艺术体育比赛屡创佳绩,被人称为“巴蜀现象”。

站在这样一个高地上,1990年进入巴蜀中学任教、与学校一起成长的王国华感到责任重大。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将学校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如何实现他的理想,办一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

伴随着这些思考,王国华带领校长团队创新提出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责任立己,制度立校”的办学理念,“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的办学愿景,构建了“131”校本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多样选择,让学生多重发展;打造“名师工作室”“中青班”,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与平台;将巴蜀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输出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将学校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培养潜能彰显、个性张扬的现代人

初上任,王国华就基于他对学校发展一贯的思考,以及对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判断,对学校进行了系列改革。

1933年创建的巴蜀中学,历史久远。王国华接任时,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都很陈旧了,加之人车混杂,校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王国华敏锐意识到,学校发展到一个高度,也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硬件。他大胆决策,以“文化风景,育人殿堂”为目标对学校进行改造。

现在的巴蜀中学,“滋兰树惠,精致典雅”,旧貌换新颜的巍峨校门,绿树环绕的美丽校园,典雅的至善楼,大气的静远楼,高耸的正心楼,古朴的礼堂……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彰显了校园建设的精品意识与文化品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文化效能。

办学条件提升了,王国华开始思考教育教学改革。

“精教博学,减负提质”“挖掘潜能,张扬个性”“不为考试,赢得考试”,这是王国华提出的理念。在一所高升学率的中学,校长不强调分数、成绩、高考,让人称奇。

而这些,是王国华本心的想法。1990年,王国华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巴蜀中学任教化学,兼任高一住读班班主任。他带学生去春游、秋游,师生背着旧桌椅、铁锅、菜和肉,去郊外生火、煮饭、做菜,说说笑笑。当年武侠剧特别火,住读班有少数学生离家远,周末也不回家。王国华搬出他攒钱买的黑白电视机,每周六晚,与同学们一起“追剧”,看《射雕英雄传》。

多年以后王国华仍记得这些细小的事情,记得当时学生的快乐模样。“当了校长后,我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带给同学们更充实、丰富的人生。我希望,从巴蜀走出去的学生,不仅是事业成功的社会精英,更是一个潜能彰显、个性张扬的现代人。”王国华如是说。

2010年,巴蜀中学以“挖掘潜能,张扬个性”为办学特色,着力打造“131”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设了100多门选修课,全校学生自主报名,走班上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予以个性化的辅导。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每年有数百个研究性课题在结题。市教科院教研员评价,巴蜀的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了新课改的目标。

关于“提质减负,精教博学”,王国华曾有一段接地气又实在的表述: “比如早自习,不需要老师守着,老师提前安排好了就行了,应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老师上课也可以把学生从教室带出来,在树下、在草坪上上课;学生的负担要减轻,作业量一定要减下来。现在有些老师的做法就是‘扔炸弹’,不管有没有用,就两字——先做。学校必须有一些硬性规定避免老师这样做。”

巴蜀中学注重打造学生愿学、乐学的高效课堂。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革,即学生自学、老师答疑拓展、学生反馈提高,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2014年,巴蜀中学将改革引入“深水区”——大胆尝试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在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走班制”教学,通过走班制、小班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同样一堂课,以往所有学生一起学同样的内容,但学生并不都感兴趣,掌握的也只是皮毛。课程细分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来学习,不但内容是自己喜欢的,还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课改处主任张学忠说。

课改后,学校形成了领先全国的财商教育特色;学校舞蹈团受联合国总部之邀,登上世界非遗舞台;学校合唱团在索契世界合唱节上获得金奖;学校交响乐团、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运动队都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大奖;学校女篮连续三年为清华大学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同时王国华“不为考试,赢得考试”的理念也得到印证,学校高考状元、中考状元频出,每年均有四五十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一位到巴蜀挂职学习的乡村学校老师说: “巴蜀中学课改的精髓在哪里?在于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之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了教育的主题。”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