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从“ 足球校长”到教育集团领航者

时间:2017-12-28作者:嵇玲来源:教育家杂志

 

“校园足球”成为突破口

姜秀山接手时,兰州西路小学只有300多个学生,十几名老师,因为办学条件差,学生纷纷转走,老师也对学校发展失去信心,找机会想办法调走。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留住学生,让老师恢复信心。短时间内想在学习成绩上有所突破,难度太大。“那就发展特色”,姜秀山给学校确立了这一目标后,开始在学校里物色有特长的老师。

一次课间,两位年轻老师带着孩子踢球的场面启发了姜秀山。“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孩子们喜欢,老师有特长,何不从这里入手呢?”于是,“不务正业”的语文老师王少华和英语老师张振翔就成了学校的足球教练。

“姜校长非但没有批评我们不务正业,而且还鼓励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带队训练,因为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是位女老师,在教孩子踢球方面反而不如我们客串的在行。”王少华告诉记者,没想到作为球迷的自己,竟走上了足球教练之路。

“开展校园足球,本质上是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尊重孩子兴趣,挖掘教师潜力,令家长和老师们对学校恢复了信心。”为了组建更出色的校队,姜秀山鼓励教练们把选材范围扩大,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

教练是客串的,场地是碎石堆铺成的,但艰苦的条件挡不住孩子们爱踢球的热情,他们的水平突飞猛进。

2008年,胶州市开展“亚洲展望胶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兰州西路小学足球队从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8战全胜获得冠军。有了成绩,但名声还仅仅停留在胶州市内。

2010年,兰州西路小学和扬州路小学合并,以所在的中云街道办事处为名成立了中云小学。而姜秀山也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第一条路,继续担任中云小学的校长;第二条路,调到一所股级小学任校长,成为一名有级别的校长。后一条路似乎更光明,当中也包含着教育局领导对他当年被调任的一些补偿。

“ 我想了想,没走。”姜秀山知道,如果他走了,中云小学刚刚起步的“ 校园足球”很可能会戛然而止,“怕愧对孩子们的热爱和老师们的付出”。

姜秀山留下了。

就在他留任的这一年,中云小学搬到了振华小学的对面。老师们很高兴,终于进城了,离家近了。

但是,五年前从振华走出来的姜秀山心里清楚,与这样一所近百年的老校面对面意味着什么。“对面的学校品牌大、地方小、学生多,而我们的学校是名气小、地方大、学生少,如果我们干不好,就将面临‘ 破产’的危险。”姜秀山说。

还是在这一年,中云小学获得了青岛市“ 市长杯”县区组冠军。在历史悠久的足球城,取得这样的荣誉难度相当大,一时间,“碎石堆里走出的冠军足球队”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的目光。

“媒体来了,市领导也来了。我告诉老师们,我们安全了。”姜秀山一边宽慰老师,一边规划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 足球校长”到教育集团领航者

 

成立教育集团,实现“三连跳”

以“ 校园足球”作为突破口,站稳脚跟之后,中云小学从特色发展转向全面发展。在2014年的最后一次学业测试中,学校获得了胶州市小学阶段总评第一名。

与振华小学面对面四年,中云小学没有被“吃掉”,反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于2014年成立了胶州市中云振华教育集团。姜秀山成了胶州市第一家教育集团的领航者。

据中云教育委员办公室督学李志强回忆,成立教育集团的想法一直在姜秀山的计划中,“2006年和2010年,姜校长都跟我聊过成立教育集团的设想,当时更多的是出于学校发展规模的考虑。到2014年,结合国家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大背景,他的想法已经非常成熟了,刚好这时候胶州市也有相应的改革行动,水到渠成,中云和振华两所小学就这样实现了优势互补。”

为了留住姜秀山,胶州市教育局不仅任命他为教育集团的总校长,还给集团批了一块90亩的教育用地,用以建设新校区。

2016年,位于泰州路的新校区正式启用,中云振华教育集团“ 一校三区”的版图打造完成。

第一年招生,招了600多名学生,第二年达到了800多名,占整个胶州市当年适龄儿童的8%。“一个班大约有50名学生,本来想控制到40名,没控制住,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让老百姓的孩子能上学。”姜秀山说,对于一所新学校,办学前几年难免受到生源不足的困扰,但是集团化办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三个校区,去哪一个都是振华。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让更多老百姓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一定程度上给择校热降了温,让一个地区的教育更加均衡。”

姜秀山用12年的时间,带领学校通过“ 两次合并,一次搬迁”,实现了“三级跳”,也书写了胶州教育界的一段传奇。

他在泰州路新校区的建设中强调了四个“建设”:第一是体育场和体育馆,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二是国际交流中心,开拓学校国际化办学视野,承办国际会议和论坛,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设立孔子课堂;第三是图书馆,要让这里成为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关注读书,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将来是幸福的;第四是创客中心,让孩子们在创新中学习。他还鼓励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办公家具,把办公室打造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姜秀山在偌大的校园里找了一间最小的屋子,作为自己的办公室。

 

从“ 足球校长”到教育集团领航者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