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做学生的“ 心灵捕手”

时间:2018-04-09作者:李安民来源:教育家杂志

李安民:现年72岁的他,退休前是陕西西安高陵三中的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深入研究学生心理问题,探索心理辅导方法。退休后,他仍坚持做志愿服务,通过心理辅导挽救了众多孩子。

 

做学生的“ 心灵捕手”

 

我这辈子都在与学生心理问题做斗争。退休前是陕西西安高陵三中的一名心理辅导老师,退休后是一名“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多年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致力于做学生的“ 心灵捕手”,治愈学生心灵。

 

做好心理辅导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心理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和教育问题。1982年,我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分到高陵二中教生物。进校三个月时,校园内发生了一起学生动刀子戳死同学的事件。

这一事件令我寝食难安,我广泛找学生、老师了解情况。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大都想学好,大多积极向上,只是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针对这一情况,我倡导成立了“学习方法辅导小组”,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这件事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年近六十岁的张方瑞老师常到班里辅导学生做作业;王杨、祝同山、郭建强等年轻老师积极参加各班的“ 学习经验交流会”,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而我承担对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通过“学习方法辅导”和“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的开展,一个教书育人的好风气充满校园,高陵二中1985年和1986年的升学率大大提高。

1989年10月,我调到高陵三中,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又成立了“学习方法辅导小组”,并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进行志愿服务。

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于是,1991年我率先设立了中学生心理咨询室。1995年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了《中学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三个问题》一文,提出了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方法和注意事项。这篇文章后来刊登在了1997年6月2日的《德育报》上。2010年我根据自己多年心理咨询体会写了《用心育人点滴》一书。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郭祖仪在序言中说:“ 李老师多次强调,他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不是心理咨询的专家,但是,他所进行的工作和专家的工作并无二致。”

心理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于是我提出心理咨询和学习方法咨询相结合的辅导模式,同时在咨询中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这一方式比较有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陵三中一男生因失恋自杀,牵连到两位女生,两位女生因此心理负担沉重。我利用十多个星期日,多次去这两个女生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慢慢恢复了健康,后来成了家。其中一位女生于1998年春节前特意送了一幅年画给我以表示感谢。我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心情:“辛勤耕耘几十载,为育英才三中来,心理咨询有奇效,探索路上喜开怀!”

我做心理辅导的学生中,有辍学在家四五年的孩子,经过心理辅导后重新回到学校,考上大学。帮助到了学生,我就快乐。

 

退休不退职

2006年4月我退休了。在高陵县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和王思明等老师成立了高陵县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并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十多年来我的手机每天24小时不关机。2011年我开始上网,用QQ,写博客,后来又用微信,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做心理辅导。7年来,我帮助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山西、四川、广东等省市数千名大中小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

2012年我在网上发出“为了祖国的明天,救救这些孩子”的呐喊,呼吁全社会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难教育的孩子”。

在榆楚中学担任心理健康课外辅导员时,我发现初中男生辍学较多,于是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问题根子在于小学、幼儿园阶段教育忽视男女孩心理差异,于是我和二级心理咨询师姚仪方老师合作进行这方面的探素,支持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福友老师在幼儿园工作,研究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如今都已取得可喜成绩。

我被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北师大心理学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选为“ 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在工作群里和同仁们一起研究如何帮助中小学教师解决心理困惑。河北保定市望都县城内小学王荣巧老师在我的鼓励支持下,组建“ 家长委员会”,成绩可喜。她专程到西安来送我一幅字——“ 育人有方”。

2016年,在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举办的全国“ 寻找最美教师志愿者”的评选中,我获得“最美教师志愿者”提名奖,会后,很多志愿者聚集在我居住的房间讨论教育问题,把颁奖会变成了携手共进、“挑战孩子难教育”的研讨会。我与张福友老师商量要带头和全国教育工作者一道解决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秘书长龚河华在《不忘初心 与爱同行》一文中写道:“如今,李安民老师虽过古稀之年,但老而弥坚,坚持志愿服务,可谓斗志不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近几年我又被聘任为“ 高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宣讲员”“西安市少工委红领巾大讲堂讲师”“高陵图书馆心理辅导员”,还在高陵图书馆开办了“李老师讲堂”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台”,坚持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学生、家长提供咨询和辅导。我以“发扬雷锋精神,提高教育质量”为题在多所学校为师生做专题讲座,使大家对向雷锋同志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很多教师都加入了“课后志愿服务队”。我还指导榆楚中学学生写学习雷锋事迹和日记的心得体会,办了“ 学雷锋谈体会”和“学雷锋做积极上进中学生”两期壁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周彩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