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巴洛克长笛大师所罗门与青年古筝演奏家林立携手奏响“两国之声”

时间:2019-01-18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编辑部

继2018年夏由巴洛克长笛与古筝奏响的一场东西文明对话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上演之后,由皇家音乐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The Voice of Two Nations——巴洛克长笛与古筝音乐会”于近日在京举办,再次以独特方式促进中英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

音乐会以巴洛克长笛与古筝共同演绎的享誉世界的中国民乐古曲《春江花月夜》拉开序幕。之后,巴洛克长笛大师阿什利·所罗门和青年古筝演奏家林立分别以约翰·巴赫的《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泰勒曼的《长笛幻想曲》、卡尔·巴赫的《a 小调奏鸣曲》和林立改编的古曲《酒狂》、周望和黄枕宇创作的《西部主题畅想曲》、周煜国创作的《云裳诉》、周展创作的金钟奖作品《秦土情》等,展开了关于东西文明从远古走向未来的深度对话。音乐会的最后,在观众持续热情的掌声中,两位音乐家以巴洛克长笛和古筝共同演绎的中国最动人的传统爱情故事《梁祝》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近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音乐厅的演出主要面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师生,所罗门教授盛赞中国观众“音乐素养非常高,非常热情而又尽显礼仪之邦的风范”。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散,与两位音乐家交流互动。

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的演出得到了来自音乐界、学术界、教育部、文化部、驻外使领馆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音乐会开始前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致辞,他回顾了2015年10月彭丽媛造访皇家音乐学院时“希望皇家音乐学院能够不断地加强与中国院校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和英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的谈话,阐述了音乐会的意义,他强调:“音乐的碰撞,可能是把对方的特点、优点能够体现出来,是我们所希望的文化对话、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巴洛克长笛和古筝之间这样一个组合让我们非常期待。”他表示,北京大学非常重视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交流合作,正在积极推动后续的计划。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教授、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党委副书记王蓓以及北大师生和校友等出席了音乐会。仪式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主持。

出席音乐会的嘉宾还有:中国音乐学院前副院长谢大京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秘书长晋保平教授、中国驻英使馆经商处前公使衔参赞金旭、原文化部外联局公使衔文化参赞舒晓、原文化部外联局参赞车兆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前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孙晓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前董事长张宇等。

音乐会结束后,出席音乐会的各界代表对演出圆满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两位音乐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同时,对后续的合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