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师德底线,教师须自觉坚守

时间:2020-08-10作者:李广平来源:教育家杂志

文/李广平

 

师德是教师从教的必备素养,是跨越时代的永恒教育话题。随着新时期进一步强化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少师德失范事件通过网络传播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加强师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新时代师德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诉求,是进行师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依据。

 

新时期,师德正面临巨大新挑战

 

崇高师德要求带来的挑战。长久以来,“他律性”和“神圣化”是师德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做社会的道德表率、学生的道德榜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关于教师道德角色的定位和赞誉,构建了传统的应然性师德内涵体系。即使在师德自律性和底线伦理观念得到较广泛认同的今天,侧重于为师德立法和师德规范建构,仍然在师德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这种基于应然性思维建构的师德内涵体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内涵与要求,尤其进入新时代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强化、教育生态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型、学生特征的变化、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竞争等,都对师德提出了新要求、新内涵、新规范。教师作为独立的、能动的、具有自我价值判断与发展需求的个体,能否理解与认同师德的新内涵与新规范,能否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自觉,是师德建设应着力破解的难题。

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师生关系既是师德规约的对象,也是师德发展与师德活动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与转型,教师主导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消解,教师的权威性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自主精神得到发展,学生对平等、尊重与关爱的需求日益增强,开始追求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情感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适应与处理好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就要放下“教师的身段”,与学生处于对等的位置、平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学生的关注与需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关系;教师不再是严厉的管教者、冷漠的道德榜样,也无须逢迎与讨好学生,而要树立“四个引路人”的角色意识,在互相接纳的基础上,支持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智慧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将引发教育的革命与巨变,教育生态、教育组织方式、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目标与内容等都将发生巨大变革。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已成为当下热门的教育话题。但我们在讨论智能时代教师素质与能力该如何转变时,更多关注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转变,却忽视了师德面临的挑战。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社会变革与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但不一定会成为社会与教育的主宰。教育不完全是单一的人机交互,师生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与教育力量。无论智能教育模式如何发展,教育的道德性和人文性不会变,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会变。只是在智能教育模式下,师德的内涵与要求必将发生转变,对教师道德性与人文性的要求必将提高,教师开展道德性与人文性教育的方式与过程必将更为复杂。

社会信任滑坡带来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教育不公问题引发了社会对教育的不满,个别教师的师德滑坡与失范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满,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的信任丧失和责难。部分网络媒体的加入与推波助澜,加剧了不满与不信任的社会氛围。缺乏信任基础,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会被误解,负责任的教育惩戒会被责难为体罚,没有达到家长所期待的教育结果会被归咎于教师无能或不负责任。因此,很多教师变得缩手缩脚、谨言慎行,教师的教育立场与观念随之发生改变——不敢创新、害怕管教,本应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爱与智慧,却因担心误解与麻烦,而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时机与行动,只求自身言行无错,不求教育是否有成效。这些不仅有悖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担当,也有损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还会引发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新一轮信任滑坡。打破恶性循环的链条,重塑教育和教师的社会形象,在不友善的环境与氛围下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新时期的职业使命,也是需要积极应对的重大挑战。

绩效考核负担带来的挑战。教师累,教师难,教师不仅要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还要完成各项非教学杂务。家长通常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师的好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各项绩效指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教师为应对考核、获得好评而费尽心力,很多教师因此产生职业倦怠。如何克服与消除职业倦怠、焕发对教育和学生的热情,对处于低谷期的教师来说并不容易。另外,在外界关注绩效与考试成绩的背景下,是追求当下绩效指标靓丽、考核成绩优异,还是默默为学生长久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未来幸福进行谋划、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影响,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也是完善、实现和超越自我的关键抉择。

 

新时期亟须师德自觉性

 

立德树人使命对师德的新诉求。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和国家相关教育文件对师德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等要求。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师德建设的新站位、新诉求、新高度。教师要履行好立德树人的使命,不仅需要以完善自身师德为前提,还需要掌握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育人的知识与策略,发展育人能力等,这都需要在师德建设与师德发展中予以全面落实。

学生发展需求对师德的新诉求。新时期学生与以往学生有着诸多差异: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理性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发展,渴望平等、渴望理解、渴望关爱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学生观与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的新方式,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以同理心与关怀伦理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正如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所言,在与他人相处时,仅平等相待是不充分的,关怀更为重要。为“培养懂得关怀的儿童”,教育者应了解被关怀者及其需要,并对被关怀者的需要作出回应,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和地球、关心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思想等。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教师的同理心、社会素养与情绪素养等被认为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养。教师不仅要了解与管理自我情绪,更要学会了解学生与他人的想法、感觉与情绪,学会真挚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才能有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学习。

专业道德转向对师德的新诉求。当以外部规范建立起来的他律性师德准则难见其效、师德失范和师德滑坡依然如故时,我们便应考虑从教师专业性视角建构教师专业的道德行动,建立与教师专业生活相匹配的专业道德体系。教师专业道德不再停留于对外部价值规范的遵守与传递,而是进一步强调教师对道德生活的自觉反思,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确保教师对师德底线的坚守。教师专业道德转向,需要教师发展道德认知,形成道德反思意识与能力,养成道德自觉性与自律性,实现道德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新时期师德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诉求远不止于此,笔者只希冀能以此引发人们对新时期师德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究应对新挑战、新诉求的师德建设之有效路径和方法。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孙雨萱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