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思源文化”助力高效课堂

时间:2015-11-20作者:梁小南来源:《教育家》杂志11月号

海南省屯昌思源实验学校坚定学校的发展目标,积淀了“思源文化”,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以全面提高课堂质量为中心,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

将校园文化作为育人的“第三课堂”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育人的“第三课堂”高度来认识,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人文化、个性化。

校园内17根路灯上设有“思源名师”灯箱,表彰三年评选一次的“思源名师”;校道两旁增设了“七星”人文景观,表彰 “思源之星” “年级之星” “文明之星”等;运动场上挂有著名运动员画像、标语;校道两旁安装休闲椅子供师生课间休息;构成了思源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生的书法、绘画、手工等优秀作品全部展示在走廊与楼梯,这些作品无不蕴含他们的个性、特长、自信,在合适的位置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获得启迪,得到归属,享受成功。教室文化讲究个性,格调清新,班有班规,组有组训。寝室布置文明大方,整洁干净,男女有别,线条分明,创设家的温馨。

食堂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处处张贴营养搭配,文明用餐等双语标语,饭桌张贴各种食物英文名称,让师生们在就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食品,更要感受到知识、享受到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食堂设有两座书吧,让师生在茶余饭后看看书,从而丰富知识和开拓视野。

“思源文化”助力高效课堂特色德育课程为学生成长奠基

开设环保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的环保选修课,配备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上课,学校开展有益环保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近几年来学校回收废电池41259节 ,回收可再生垃圾14625斤,价值近9985元,回收可燃垃圾19353.5斤,为学校食堂节约柴火费33146元;学校还成立了绿色环保志愿者学会,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上街做环保宣传。

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把书本知识与自然科学等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有社会实践基地30亩,包括养猪基地、鱼塘、蔬菜基地等。学校把社会实践基地分给每个班,让他们种植蔬菜、木瓜;也让他们到养猪基地参观、喂养;安排贫困学生到食堂帮厨,学校免费供应伙食。学校真正把课堂搬到了基地,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劳动意识。

坚持一学期出版一期校刊《思之源》。校刊是学校生活的一种忠实记录。每学期一期的校刊,串起来就是一部学校发展的历史。校刊主要展示的是师生的文学、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在反映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办学的轨迹,是屯昌思源办学的“见证人”。

开设“经典诵读”与“写字”课,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育。

学校开发了《魅力屯昌》《经典诵读》《健康教育》等校本课程。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让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特长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真正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发展。

高效课堂育未来有用之人

“思源文化”旨在“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这与打造高效课堂相得益彰。

高效课堂注重四个关键节点:一要有激情导入,引人入胜,课随心动;二要培养学生学会提问,让有价值的问题来自学生;三要面对有价值的问题设置导学路径,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四要组织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开展组际交流,化解疑难问题。海南省屯昌思源实验学校对此有以下成功经验。

开阔眼界。“请进来”让教师有机会和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观念得到改变,思想得到升华,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出去”让更多的老师能走出海南岛,感受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氛围,进一步学习领悟课改精神,了解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开阔眼界,开启思路。

提升境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再到质量理性提升的过程。工具理性是重心是“智育”,而价值理性则是指“德育、美育、体育” 乃至整个教育的要义。高效课堂的核心正是要“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

“思源文化”助力高效课堂

引智借力。学校克服教师队伍年青、课堂教学模式传统、学生主动发展意识欠佳等客观因素,坚持走改革发展之路。引进以著名教育家冯恩洪为首的专家团队指导,上海建平中学取经,山东昌乐二中求学,武汉常青实验小学跟班学习等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动、增添了动力,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迎难而上奋起追赶,使屯昌思源成为海南扶贫教育的品牌。

内涵发展。文化营造——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建设围绕“积淀思源文化,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学目标,充分发挥文化的“隐形”育人功能。课程建设上建立“一主两翼”课程体系,即以国家课程作为主体,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作为特长发展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的同时,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形成特长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名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研训内容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管理优化——实行制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实行人文管理,激发管理活力。

辐射思想。均衡验收——2014年12月23日屯昌县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评估组的认定,我校作为受检单位代表受到国家督导组的一致好评。帮扶薄弱——海南省屯昌思源实验学校是海南省思源实验学校优质资源拓展项目学校之一,自2013年7月起对屯昌县枫木镇枫木中心小学进行托管,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验收。引领思源——2014年12月11日,参加全国思源学校校长交流会的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的教育局局长和思源学校校长近200余人参观我校,对我校建设及发展给予高度赞赏,并有多个学校与我校结成对子。

海南省屯昌思源实验学校的改革已经三年有余,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困难,这是改革的道路必须经历的。思源校长坚信,全体教职员工必定坚定信念,朝课改这条道路勇敢地走下去。办好人民的教育,不辜负政府的殷殷希望,使屯昌思源实验学校成为人民向往的学校,成为全国扶贫教育的品牌学校。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