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团化管理模式
“阳光教育”这种理念怎么践行?如何做到有序、高效的管理?这是摆在石瑾娜面前的一个难题,然而创新集团化模式为“阳光教育”理念的实施开辟了新路径。
附小有三个校区,这意味着校领导与老师要分散到三个校区工作。人分,心不能分。这是时至今日石瑾娜一直在努力坚守的目标之一。怎样使一个校舍分散,人员众多的学校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人文化,管理的精细化,石瑾娜深思熟虑,反复推出几个不同方案。经过推敲、论证,听取多方意见,多次召开全校教代会征求民意,最终确定了“一个例会、一个模式、五个统一”的集团化管理方法。三个校区除了具有统一的办学思想、统一的办学规划外,在管理上采取有总有分的管理方法。一把手负责全校全面工作,三个校区的副校长分管三个校区的日常工作,同时,还分别统管学校教学、德育、科研等工作,使学校在运转上实现“横管一个面、纵管一条线”的新模式。权力的放手,带来的是民主的工作氛围,众多的锻炼机会,老师思想有了转变,能力有了提升。这也是石瑾娜为现今“一校多地”的办学现状,所率先探索出的一条可供借鉴学习的集团化办学之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1年9月,附小成为哈市10所改建学校中的一所。面对拆迁工作,作为附小的掌舵人,石瑾娜校长压力最大。拆,工程手续、拆迁各项事宜实在太繁琐;不拆,作为学校的负责人,不能拿师生的安全去赌。学楼已经鉴定为D级危楼,附小的师生就好像在一颗定时炸弹上学习、生活。为了保障附小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面对困难,石瑾娜亲自挂帅,协调各部门关系,制定方案,寻找借用校舍,筹措资金,组织召开拆迁动员会、家长会、讨论会,安抚家长情绪,考察施工现场。
2012年9月,附小26个教学班级,1400名师生正式开始了在汽轮机校区临时教学点上课的日子。面对路途遥远、环境陌生、条件艰苦、队伍庞大的现实境况,石瑾娜选派了四位年轻的教导主任承担新校区的管理重任。两年的经历,让石瑾娜感触很深,在纪录附小校安工程过程的“附小记忆”电视片中,石瑾娜面对镜头说出了她的心里话:“面对百年不遇的校安工程,作为校长我真的觉得压力很大,工程建设的举步维艰,异地上学的安全维稳,家长们的诉求,教师们的困难,让我很多个夜晚不能入眠。但是,我真的很欣慰,在这700多个日子里,学校的领导团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睿智和勇气,教师团队给了我最有力的支持和理解。无论离家的日子多苦,每一次走进校区,推开教室的门,总能看到你们阳光自信的微笑,知道吗?那就是你们给我的力量。衷心地谢谢你们,我亲爱的老师们!”
“空中课堂”助力学校集团化办学
师范附小是哈尔滨市首家“名校+新校”集团化办学试点单位,三个校区地处松花江两岸,石瑾娜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推行各分校之间教育资源整合共享。通过什么方式让学校现有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附小集团化办学提供最大效能的服务。正当大家为此困惑的时候,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给了附小一个更加前沿大胆的发展设想,用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创新课堂展现形式,使开放式“空中课堂”助力附小集团化办学发展,更为教育集团化办学积累经验。搭建“空中课堂”,通过“一天一资源,一周一在线,一月一论坛”打破了教师“一校所有”的格局,将优质教师资源最大化分享。
“一天一资源”是各校区名优教师轮流分层次设计教学进度中的课后资源练习,设计时既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又要体现学年段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具有趣味性,更要让家长和孩子有抓手。学校每天将资源练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三校分享,不仅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又能够让优质教师资源的能力水平最大化得以呈现,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一周一在线”是打破校区名师界限,将优质教师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名师在线”网上学习指导活动,突破人员、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空中课堂”和老师在线零距离的交流探讨。学期初,学校整合三个校区资源,统一制定网上学习计划,组织教师分时间段对学生进行网上学习辅导,学生根据各自学年的活动时间,积极参与“一月一在线”的在线“空中课堂”互动学习。学生通过“空中课堂”可以和各校区名师面对面在线交流,不仅最大化地发挥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也让“课堂只能在校园”的观点成为过去式。
对此,附小的一名老师感触很深:“师范附小在2013年3月大雪学校停课中,本着‘停课不停学’的思想,充分发挥‘空中课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组织学生在家上网学习,不仅做到了‘停课不停学’,更突出了学校网络‘空中课堂’互动的人文化。”
“一月一论坛” 是附小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支撑搭建的家校教育“空中课堂”。教师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针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克服独生子女骄纵自私”和家校教育中经常出现的热门话题,与各位家长进行讨论,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校教育无缝对接”。
搭建“空中课堂”,扭转课程“一校所用”的现状,将校本课程资源最大化分享。附小在集团化办学中,结合学校阳光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在三个校区积极开发了20多门具有阳光特质和时代特征的校本课程。但是受校区、人员和场地限制,校本课程出现了只能“一校所用”的闲置现象,使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不能最大化地被分享。“微课”的出现让附小校本课程资源的呈现有了新的渠道,也让“空中课堂”多了一种新的媒介。
搭建“空中课堂”,承担名校责任,将国际文化精髓最大化分享。集团化办学让附小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一所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作为国际友好交流组织的一员,附小不仅承担着促进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责任,还承担着引领区域教育观念走向的重任。“开放办学,走向世界”是附小大教育观下的发展理念。如何将中外文化交流与学校发展紧密融合,附小秉承“世界有多大,课堂就有多大”的大教育观思想,先后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文化交流互动的尝试中,附小与英国桑德兰市本尼迪克小学利用SKYPE软件,实现了国际开放式“空中课堂”的搭建。通过向中英两国教育部申请,确立了“野生动物保护”专题实践课程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研究期间,两所学校组织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加入项目研究小组,定期针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专题性实践研究,每月搭建一次中英校际开放式“空中课堂”,师生用英文进行在线、实时研究分析、互动交流、汇报展示。经过两年的深入实践与探究,中英校际“野生动物保护”专题研究项目顺利完成,孩子们通过国际“空中课堂”的学习,将中西文化中思维方式、研究角度等差异性进行有效融合,不仅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在交流中还借鉴了很多更优、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孩子们在学习意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附小开放式“空中课堂”的搭建,优化了附小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更发挥了附小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也让附小的开放式办学思想走向国际。
结语
在哈师附小,石瑾娜每学期仍然坚持深入一线听课。学生们说听石瑾娜的课“有趣”,老师们说“受益”。无论是一名教师还是作为校长的学校管理者,石瑾娜以她开拓创新、奋发前行的魅力引领哈师附小在“阳光教育”的滋养下,正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一个全新的阳光时代。正如石瑾娜所言,“太阳每天都升起,阳光教育作为理想的教育状态,是一个不断收获而又永无终止的实践过程,它将永远承载着附小教育人的办学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