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时间:2016-02-23作者:韩德胜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2月号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我校从2014年就出台了学校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在2014年暑假重点进行了研究,2015年进行了修正。目前确定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学科素养、文明素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培养尚正之心、增强承责之力”为目标,我校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担当意识的优秀学子。目前电影教育与创作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开展美育教育的一项重要载体。

与电影的结缘,要回溯到我校开展的“百部优秀影片、百首优秀歌曲”进校园活动。起初是由学校每月每学段精选出1部电影供师生观看,同时还组织“亲子专场电影”、 提供“假期电影大餐”,通过家长会、传统节日让优秀电影走进家庭,以此来开展学校文化教育工作。2012年9月,新学年开始了,我突然想到“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电影,我们何不把它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开发呢?”就这样,校园微电影创作团队开始产生了。学校首先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团队,从电影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开发编写,随后,一批热爱电影表演艺术的师生及家长在校团委书记邢伟——校园微电影创作团队总负责人兼导演的带领下,编剧本、选演员、摄影摄像、灯光音响、后期剪辑一步又一步地积极探索起来。当第一部电影《不要闯红灯》终于首映时,学生和老师都欢呼着、跳跃着,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随着校园微电影创作的开展,有一些变化也在校园里悄然发生着:八年级五班的黄琳清担任《父亲节的礼物》的女主角,最初连试镜都觉得非常紧张的她,在电影拍摄完后变成了一个积极阳光、大方开朗的女生,她说这次参演微电影也一定会是自己人生经历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一年级二班的鞠卓同学是《父亲节的礼物》剧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当他拍摄完在父亲在雨中接自己回家的镜头后,深深地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但凡看过这些镜头的师生也都从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五年级三班的汤其锟同学在《请不要闯红灯》中出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在出演该部影片后,他发动本年级同学成立了校外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活跃在学校周边的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对同学们买零食、踩踏绿化带、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进行及时的劝阻。《父亲节的礼物》剧本的作者刘恒旭同学目前已升入高中读书,爱好文学创作的他现已是五莲县作家协会会员,并且已经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了百余篇文学作品。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电影中蕴含着无穷的成长力量,在充满哲思的生命故事中,观影者感受浓缩的社会及生活百态,在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中,感悟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要义。

我校把电影编织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校园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电影文化的熏陶。创作剧本、改编电影、戏剧表演、电影配音、影视动画……一系列与电影相关的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同的年级和教室中。因为电影,他们一起领略温暖动人的生命故事;因为电影,他们一起体会愈挫愈勇的精神传奇;因为电影,他们一起经历成长成功的感激喜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