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的本质是回归原点

时间:2016-02-24作者:实习记者  刘鑫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2月号

课堂是“第一阵地”

记者:您曾说过守护教育、发展教育的根基就在课堂。不管是一直执教于课堂,还是坚持不间断地听课,您本人一直坚守着这个阵地。那么您理想中的“自由教育”的课堂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这样的课堂对教师又提出了怎样新的要求呢?

程红兵:我们希望建构起多维视角的、矛盾冲突的、具有批判思维的课堂。课堂不应是一个教师呈现正确答案和进行知识解析的地方,而应成为师与生、生与生思想交锋的“战场”。在这里,老师通过启发和诱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比较和讨论进行自我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深度学习及反思性学习,从不同角度、层次上来审视教材内容,与课本对话,与教师对话,摆脱原有的思维定试,或者是在批判基础上的认识、吸收,或者是另辟蹊径,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新认识,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具备极高的个人素养,全面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教材,研究教学。这种以任务驱动为模式的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以组合课程、课堂重建这两个渠道为突破口来培养教师,让教师不但参与课改,而且成为课改的主体;让教师不但研究课堂,而且成为新课堂的创造者。教师的个人素养、科研能力、教学水平迅速得到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在我看来,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有了这些还不够,我一直强调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日积月累,是一个“慢活”、“细活”,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颗痴迷于教学、痴心于教育、坚守在课堂的安静的心,将课堂作为永远的精神家园,静静地耕耘,达到一种“单纯而美妙”的境界。老师还应该脱离固化的以分数看学生的标准,多一些人文关怀,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从固化评价转向发展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人文评价,全面完整地促进学生发展。简单地说,要成为一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好老师。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和教师的培养下,我们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开明的思维的学生。我是把明德作为人生的最后一次办学机会来对待的,作为明德的校长,我始终坚持:明德的办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办学,而是实践并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