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的教育是真诚对话的教育
德国学者克林伯格认为:“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通过对话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提出的四种学习环境,即“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共同体中心环境”,可以认为就是四种对话环境,即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对话,与学习的知识情境对话,与周围环境及相关信息的对话,与同伴、老师或他人的对话,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涵。杜威的“儿童中心”“教学即生长”“做中学”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爱的教育以及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杜郎口中学的“个个参与,人人展示”的教学方式等,其实质都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对话的有利环境。
对话有有声的对话,也有无声的对话;有与自身的对话,也有与他人的对话;有与人的对话,也有与环境的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一种反省觉悟的过程。对话的方式较多,但教学对话的基本方式有四种:其一是让学生与教材、媒体、现象及相关信息对话,使学生知道教材及相关信息究竟提供了什么,启迪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其二是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了什么,与自己已有知识有什么联系,能不能理解或者解决问题,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三是与同伴对话,能否通过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或者能否找到更好的思维方法;其四是与老师对话,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否反省和觉悟。
教学的实质就是为学生营造对话的环境,保障学生对话的权利,让学生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获得知识,在对话中绽放精彩,在对话中得到思想升华和发展。
享受的教育是快乐发展的教育
当下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为分数而艰苦博弈,一方面在为未来的发展而担忧。为分数博弈的教育成就了一些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占据选择就业的先机。同时也毁灭了一些孩子的人生,扼杀了孩子探索创造的天性。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分数的评判下,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看不到发展的希望,而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和发展的信心。
学习应该是享受,而不是负担。它应该是不同志趣的追求、才智增长的喜悦、探索成功的自豪、思想碰撞的兴奋、合作交流的乐趣,是一种愉快的劳动。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对话、每一本书,都应是快乐的体验、心灵的沟通、智慧的绽放。教育是人学,如果我们能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你就会成为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灵;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你就会充满着期盼,就不会用分数把孩子分成两个世界;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生命,你就不会把孩子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注重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我们不把教育当作今后职业选择的准备,而是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兴趣,你就会创造出教育的艺术;如果我们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就会享受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昌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