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时间:2016-03-16作者:王一方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3月号

日前,西安18岁高三学生自杀身亡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哀叹天才少年离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疾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威胁,关注心理健康,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何为生命教育?一种普遍的理论观点认为: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作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它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人性要求的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趋势,一般来说,战争、饥荒、瘟疫、动乱之时,人们的死亡意识会强烈地凸显,因为这时会出现大量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在当下的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也有许多人开始越来越关注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我觉得有这么一些因素。一是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老人自己,还是他们的子女都不得不直面生命的衰老与善终。二是车祸、肿瘤、抑郁自杀死亡人数的逐年飙升,也唤起人们对生死无常的感叹,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存品质。三是媒体、出版物对这一话题的持续关注、集中报道与视觉呈现,不时有明星死亡的咏叹,安乐死、尊严死典型案例的直播,盗墓小说,疾病、死亡叙事,尤其是濒死经验的叙事都成为图书热门主题,加之海外生命教育主题读物的大量译介,都正在形成生命教育的热潮。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现代城市人“蜗居——奋斗——劳碌——娱乐——荒诞——逃避——解脱”的链条越绷越紧,容易构成生命意义的迷茫或迷失,拷问死亡,恰恰可以从生命的尽头反观生活的价值,所谓向死而生的咀嚼也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便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

中国内地的生命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萌芽以来,在广泛借鉴、吸收西方和香港、台湾等地的死亡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日渐发展,目前已翻译出版了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研究的著作,一些医学院也相继在医学伦理学中增添生命教育的内容,许多学者也开始呼吁整个社会关注生命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死亡向来秉持乐生讳死的回避态度,这种偏见也导致了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滞后与空白,但儒释道各家对死亡意识的阐释又为中国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借鉴指导。孔子的死亡观有两面,一方面是逃避。“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对弟子关于“事鬼神”和“死”的问题避而不谈。另一方面是决绝。“朝闻道,夕死可也”,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既表现了儒家“重生安死”的生命观,也透露出其强调“杀身成仁”,追求道德圆成的崇高境界。道家对待死亡则比较豁达,强调生死超然,自在无为。老子出函谷关,一去不返,其实就是他壮心赴死的归途。庄子则给予死亡很多诗意的寄托,如四季转圜,化蝶遇仙等。生命教育的另一个源头是民族与民间信仰,红白(皆)喜事,赶尸传统(叶落归根)等,包含了无奈、顺应与神圣、敬畏等情愫。这些民俗节目与传统意识都是人们渡过“奈何桥”时的精神搀扶。这些都是在生命教育中可以予以接续的有益营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目前,国内生命教育研究多从生命的探索、自我与人际、家庭与婚姻等几大领域开展。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肯定自我价值,悦纳自我,尊重他人;掌握健康生活、保护自我、应对灾难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对家庭及婚姻的责任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道德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我看来,生命教育的开展在注重内容全面的同时,还应注意实施途径的层级性。科学研究表明,5岁以下的幼儿已初步具备对死亡的认知能力,但多是一种不解其意的模糊概念,这时的生命教育应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可通过适当的方法,以通俗的语言、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比如坏掉的玩具再也不能玩儿,枯萎的花朵再也不能盛开等。5—9岁的儿童已逐渐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往往否认其普遍性,认为死亡是偶然事件,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意外和灾难的生存技能。9岁以上的儿童知道死亡是普遍存在、无法避免的。但这个时期的死亡认知往往是不够成熟的,以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居多,易产生消极轻生或寻求死亡刺激等危险行为,需要父母、师长给予关切和辅导,注重加强情感教育,健全其人格。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将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营造注重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些医学院校还通过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来向学生传授关于死亡和生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

上一篇:让孩子享受教育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