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七O一学校校门,正好是大课间时间,于是和校长一起站在操场边的路上看。大课间活动的音乐响起,还可以看到一些学生陆陆续续回到本班队伍。
“下课后,学生有一些事,给学生们一点时间。”校长解释说。
看着并不“整齐”的队伍,并不“震撼”的场景,和脑海中有着“定式”般的课间活动场面进行比较确实有一丝的失望。阅兵似的队列,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再把这些活动附加了学校管理是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否到位、师生精神面貌是否积极向上等“教育内涵”后,学校的课间活动无不成为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主推产品。在这种思维的推动下,就产生了一种无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的习以为常式的认可,这种认可下又不断推动学校课间活动的程式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大多数学校的课间活动都在快、齐、直、特四个字上做文章。“快”是指课间活动从下课后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有秩序到达指定地点;“齐”是指以班为单位,以队列为单位,以校为单位的动作整齐划一;“直”是指队伍从进出场到站点都要做到横纵与斜线成一条笔直的直线;“特”是指校本活动项目,带有新颖和独有的个性。说实在的,我在做班主仼、德育主任、校长一直到今天之前都在骨子里认为课间活动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学校就不是所好学校。
“是不是慢了点?”同去的同事也有同感。
“可能有些学生的事情没做好。”校长是位刚履职才三个月的新校长,他有点没把握地轻轻回答。
座谈会上,请大家谈谈新校长履职后的一些感受。因为校长是本校产生的,大家都比较轻松而有基础地谈。大家谈的都是一些面上的工作,也说了一些建议。
“大课间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刚才问的同事仍在回味刚才的场景,总觉得不大对劲。
“可能是……”学校分管校长解释说。
怎样的课间活动是好的,这个问题再次跳进我的脑海中。“快、齐、直、特”的课间操就是好的,否则就不是好的吗?我不断地问自己。
课间活动到底是谁需要的活动?其实我们只要能给出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能回答出什么样的课间操和课间活动是好的。
如果是校长(学校管理)需要的,课间操和课间活动就应该是管理的需求。规范、精细、评价是管理的“左膀右臂”,整齐划一、快速、集体展示就应该是活动的主架。
如果是学生需要的,课间操和课间活动就应以满足个人愿望为目的。快乐、个性就应该是主旋律。
学校教育是以团体教育方式为主要形式,团体活动容易产生个性与共求的冲突。类似课间活动这样的集中群体活动就很容易出现个性和共求的冲突,学校思考更多的是共求和管理需要,这样就出现了根据管理之需来评价活动优劣。如只求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喜好,就要求校方在项目内容,活动场地、指导、安排及安全等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一般都选择重视管理需求而看轻甚至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展示给我们的课间活动更多的是“快、齐、直、特”式。
寻找一个既能满足学生喜好又能符合团体活动所需的课间活动,其实这就是教育者应该思考并要积极践行的。现实的教育者往往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个维度去考虑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这样要么出现以教育为名“放任”学生,要么就把教育所需的基本要求“放大”,甚至于出现管理替代教育。这两种现象恰恰是在当前学校教育者中普遍存在的。前者往往是学校管理较为混乱,教师责任心不强,学校和老师无法、无力甚至不愿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后者一般都是学校管理比较严谨和规范,老师责任心较强,学校和老师想规范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但着眼点更关注如何开展,把为什么要开展予以淡化,活动就在学校和老师的“意愿”下悄悄地、自然地、一切看似应该的状态下开展。学校和老师把组织活动所需的条件从活动路径上升为活动目的,活动本身的目的被淡化了,所呈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管理成效,如课间操一味地以“快、齐、直、特”为“成效”。其实,集体的活动离不开基本要求,只要大家遵守基本的要求,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与我们规范管理相同的效果。排队,这个公共活动中常见的现象,我们看仪仗队的表演就以他威武、雄壮、统一、干净、整齐来评判他的素质。而生活中的等车、买票、打饭、等电梯、银行办事等等,也需要排队,评判他的素质则从是否插队、是否大声喧哗、是否有影响别人的言行举动止方面来看。同样的排队,同样的素质评判,则有不同的要求。学校教育有着教育的要求,但我们是否可以站在管理和教育两个维度上来评判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呢?以上课的课堂要求、活动秩序、运动会进出场、文艺演出、课间操等学校的学生活动来说,对学生必须有基本要求,否则活动无法有效和正常开展,但我们的要求是否有些苛刻、过严、过高……因为这些要求只是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而要求的不一定是教育的目的,或者说这种要求对教育目标实现没有太大的帮助。
课堂笔直的坐姿(学生难以长时保持);课堂举手的“标准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不属此列);运动会做观众的学生定位定型定服装;文艺演出对学生观众鼓掌的要求;课间操进出场精确到秒,齐到如同一人,直到横纵斜一条线等等这些要求是否有必要?如果把对以上的要求转化为让学生明白在课堂等一些公共场所坐姿、站态、说话声音等言行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和不能影响别人,如果不那样是什么行为,会有什么后果等;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公共场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公共场合要有先来后到意识,要有排队习惯,要有等待耐心;公共活动要考虑同伴的感受,要有时间意识,不要拥挤;这些要求是否比统一坐姿、站姿,比谁快谁齐,比谁直谁静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更有效也更重要一些呢?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把教育所需的条件看成教育活动的保障而非目的,学生也需要按活动所需的条件定一些规范,但在尺度上不必过于“严格”,否则会本末倒置,同时冲淡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学生内心的需求。
谁快谁慢有时真的没有必要过于计较,只要让每个人心中装有一个对自己言行提醒的“闹钟”即可。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