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的原点就在“梦想与担当”

时间:2016-04-13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梦想与担当奠基中国创造。”刘金水说这是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中逐步形成的教育追求,更是他做教育始终的坚守。坚守什么呢?他答,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信念,坚守按规律办学的教育之道,坚守事业高于一切的人生坐标,坚守“教育三年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办学追求,坚守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一句话,就是坚守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与教育情怀。

从教近四十年,任校长近三十年。提起刘金水,很多人说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 “他到哪所学校,哪里的质量就有保证,哪里就能出优秀学生,哪里的校风就好。” 日前,刘金水结合他多年的治校实践,围绕“梦想与担当奠基中国创造”这一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叩问教育:教育的原点在哪里?

记者:《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说“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伴随着章丘四中的发展,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思索教育的本质这一命题呢?

刘金水:我在2002年9月调任四中之时,四中既面临进入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校情大变、优势不再的严峻挑战。新的世纪,历史步入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持续发展的根本引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尤其是“钱学森之问”,更拷问着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灵魂。当时我在想,尽管创新人才可能需在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阶段培养,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示范性高中,应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储备。

此时的章丘四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办学危机。1999年高校大幅扩招、大学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后,章丘中小学各学段,包括高中在内均严格实行了划片招生,章丘四中一下失去了面向全市大部分地区优先招生的特权,只剩了15万人口的独立招生区域;为偿还扩校贷款,每年又大量招收择校生,甚至有些没参加中考的学生,也进了四中。学校规模急剧膨胀,大量新教师涌入,师生素质一下变得严重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听课困难,动力不足,厌学心理明显。尽管家长催、老师逼、高考压,却收效甚微,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到四中任职的。事实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饥饿记忆和被长辈疼爱有加的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主体,尤其是在社会功利化导致的读书价值观严重窄化与扭曲等因素的影响下,即使生源不错的学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持久动力,也成了难以破解的大问题。

学生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究竟从哪里来?是富足的生活,还是物质的奖励,抑或是高中考的诱惑,还是未来就业的压力?创新拔尖人才需要什么支撑?“中国创造”该如何实现?教育的原点究竟在哪里?

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常在拷问我,也催促着我必须来破解。回顾自身的经历、总结成功的办学经验以及作为校长对时代责任的自觉担当,让我越来越清晰而坚定地认识到,破解难题需要“梦想与担当”,人才的培养需要“梦想与担当”。唯有“梦想与担当”,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源泉,才是创新拔尖人才的精神支撑;唯有“梦想与担当”,才能奠基“中国创造”。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