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6-04-14作者:王崇慧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1. 定期召开留守幼儿家长会,树立家长科学的教育观

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之中,重养轻教的现象普遍存在;又因为隔代教育,祖辈出于对孙辈的疼爱,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的一切都由他们包办代替。因此,很多留守幼儿都形成了自私、任性或胆小怕事的性格。留守儿童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人们往往只重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实更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健康。为此,我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家园共育,共同促进留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不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幼儿会把在亲子活动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将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可是在留守幼儿的隔代教育中,祖辈们总是让孩子单独游戏,从没有或极少参与孩子的游戏,以物质关怀代替两代人日常的心灵沟通与交流的现象比较普遍,亲子关系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痕。所以,我园定期召集留守幼儿家长和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亲子活动,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亲子关系健康发展,从而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建立家庭访问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全面真实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心理状况,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师爱去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发生转移。

4. 开通“亲情电话”, 传递爱心温暖童心

不定期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热线,让孩子们与远在他乡的父母经常性地联系和沟通,既能缓解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解除外出务工父母们的后顾之忧,增进彼此间的情感。我园教师还充分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 ,及时通报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5.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成长记录袋 

每学期开学初,各个班级都要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父母、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跟踪教育。 

6. 鼓励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

为了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及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每逢节日,老师都会引导所有留守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孩子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如绘画、手工及简单的书写文字等给父母写信,让幼儿将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向父母汇报,表达对父母辛勤养育的感恩之情,让他们做到虽然不见面,仍可以心贴心。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幼儿园,我们更要不断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爱。

(作者单位:陕西省洋县幼儿园)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