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将学生看成一个同质性的整体,却缺乏 “异质思维”。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身世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上存在着鲜明的差异;那种“成绩好,懂礼貌,听话”的单一评价标准,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在某些教师眼中的“差生”,若干年后或许会成为创新创业的杰出人才。融入“异质思维”,懂得“和而不同”,少一些势利的教育观,多一些仁爱之心;践行教育公平,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需要教师和家长凝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对于教师来说,开好家长会,不仅是一个“良心活”,也是一个“技术活”。一是要合理设置议题,提升表达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既将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跟家长们做一次沟通,也将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个性化、特殊性的问题跟家长们交流;二是要提升家长参与,家长会不是少数家长的“舞台秀”,而是所有学生家长的公共空间,既要满足家长们的信息需要和情感需要,也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基本的体面和尊严;只有多管齐下,家长会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又得到家长们的尊重和信任。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当下,孩子的身上,承载着家长厚重的人生期望。在家长会上,家长不应该是“被教育者”,而应该和教师成为朋友。既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也给予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以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教师和家长只有实现良性互动,才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