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2岁的王文学大学毕业,成为陕西省汉中市一名普通公务员。 3年后他被借调到陕西省政府所属的一个网络平台工作,之后被提拔为部门主管。令很多人意外的是,这个看上去性格温和、沉默寡言的陕西冷娃在自己事业顺风顺水之时,却从人人向往的体制内出走了。出走的原因,除了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外,主要是觉得在北京有很多现场看球的机会,不仅有国安,还有欧洲球队前来献艺。
舍弃原来的名利地位,直面的是一场新的重建。2007年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在朝阳区一间简陋的地下室里,住进了一个叫王文学的青年男子。当时的王文学觉得北京城真大,“大得一天只能跑一个地方办一件事”。3个月后,他搬家到北京著名的蚁族居住地——唐家岭,尽管生活条件还是与过去在陕西时无法相比,但是,这并没有阻断他追逐梦想的脚步。
“中国有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到11个能踢好球的!”作为一个发烧级球迷,他对中国足球既恨又爱,为其欢喜也因其伤悲,千百遍的希望、千百遍的失望,但初衷不变。“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王文学如是说。
在一家主要从事国际教育的非盈利社会组织里,王文学主要负责衔接开展中国与美国之间留学交流相关事务。由于工作性质,他对足球的理解更具备国际视野。他一直反复思考:20年前,在“美国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统计中,足球位列第81位狗拉爬犁之后,美国足球从无人问津到如今成为平民运动,并雄踞世界前十六位,这其中成功的经验在哪里?
2014年初,他先是跑到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对青少年足球考察了一番,接着又奔去了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地——英国。他看到,“普及运动”的思想始终贯穿着英国的青少年足球教育。此外,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足球强国在发展本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中,都或多或少复制、借鉴了英国的理念和做法。英国在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时,最着重提高的是足球教育的趣味性,而这恰是我国国内青少年足球所缺乏的。
经过长达一年的比较分析、恳谈和谈判,到2015年4月,与英国方面的法律手续才算办妥。王文学马上着手准备成立英国欧亚校园足球促进会的中国办公室。经过五个月的资料翻译、人员培训等筹备工作,欧亚校园足球促进会中国办公室正式对外办公。
到这个时候,王文学和欧亚校园足球促进会在中国的加速刚刚开启。
“不到长城非好汉”
尽管成不了足球场上的前锋,但王文学愿意成为那个推广建设校园足球的前锋,而欧亚校园足球促进会中国办公室就是他的足球实训场。他最大的心愿,是要把世界足球强国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文化引进来,吸引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足球,通过借鉴、吸收、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进而把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得更好,为职业足球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2015年11月15-16日,第二届欧亚校园足球论坛暨欧亚校园足球促进会(亚太地区)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巴西、美国、韩国、中国等9个国家200多所中小学的300多位嘉宾参见了本届盛会。这次大会,促进了中外各个学校之间在青少年足球理念和方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校园足球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大会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王文学先后参加论坛、讲座、交流、调研30多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宣传活动,并紧锣密鼓地组织“Dream Cup追梦杯”欧亚校园足球联赛中国赛区预选赛和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