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16年9月号

时间:2016-09-08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Juanshouyu·卷首语

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提高校长素养

 

《教育家》杂志2016年9月号

MingJia·名家

 

跨越世纪的梦想与光荣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与建设高教强国的情缘 6

 

JiaoShiJieHuaDanDang·教师节话担当

 

做教育就是做生活,做教师就是做人生 12

 

履行“一把手”的党建责任 12

 

“慢生长”让小树苗自由长大 13

 

让幸福与成长同行 13

 

寄语新教师:守住底线,打好底色 14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 14

 

文化:助推教育发展的“洪荒之力” 15

 

新型教师要有“三新” 15

 

教育应该是一条路 16

 

传承光荣 追求卓越 16

 

TingJuZhangMianDuiMian·厅局长面对面

 

深化改革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访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 17

 

四项改革谱写邯郸教育经

 

 ——访邯郸市教育局局长杨华云 21后均衡时代要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后劲

 

 ——访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局长武晓明 24

 

GuanZhu·关注

 

煮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石头汤”

 

 ——河北省全方位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方略 28

 

ShenDu·深度

 

郝金伦:我不承认“课改”失败 32

 

杨文普与“三疑三探” 36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