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老师应善于引领孩子学会学习
记者:您的学校在去年11月和今年5月分别举办了全国“助学法”研究大会,今年6月底这一大会又在济南成功举办。“助学法”已经实验六年了,就目前的影响来讲,无疑是成功的。您创建“助学法”的初衷是什么?
仲广群:这些年,我们一直执用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采用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等步骤,小步前行,课堂表现为快节奏、大容量,教师可以把需要教学的知识用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起来,高效地灌输给学生。但是,由于忽视了对“学”的研究,轻视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怠慢了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学到的往往是“专深的”“冷冰冰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而不能激发起好奇心,不能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情感,更不能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希望我们的教学对此有所改变。
在创建助学课堂之前,我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工作了十年,在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教研员、副主任十三年。做教研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到处去听课、评课,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心中有想法,手上没办法。这也是当年促成我来南京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2010年,我来到南京石鼓路小学,带领学校所有的数学老师,沉下心来搞实验。我有一个想法,如果一个实验只是优秀教师能搞,一般老师不能搞,这个东西可持续性不强,将来也推广不了。我们的实践从取名开始,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叫什么名称?我觉得如果不让孩子先研究、去学,那么孩子就难以展示他精彩的一面,个性化的创造就出不来。我觉得要先学后教,而不是先教后学。所以当时取的课题名称叫“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后来觉得不妥,少教多学是量上的规定,它还应该从质上来反映,又改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还是觉得不够好,因为它太一般化,各种各样的实验都在这么说,没有个性。后来《小学数学教师》杂志在我校搞了一个“辩课进校园”活动,我们借此对名称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论证:这一实验的亮点到底在哪里?研讨后发现,原来老师发挥的作用不是以前的替代,而是一种帮助、促进、催生,是在助推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助学课堂”或者“助学法”更符合我们实验的旨趣。它既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明确了教师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它在本质上改变了教师的主宰、控制意识,改变了学生的依附、顺从地位;把机遇和挑战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名称是后面出来的,实验的过程却是和老师们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在实践教学中往前慢慢推进的。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不容易的。既要解决大的方向性的问题:如何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如何在课堂上绽放学生的精彩?又有细节上的小问题:如何研制助学单?如何引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如何对待后进生和“小明星”?包括以前学生是被动回答问题,而且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上,现在他们要到讲台前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怎么让学生跨过心理的这道坎儿等等问题。很多的技巧和方法都是踏踏实实通过实验摸索出来的,而不是凭脑袋瓜空想出来的。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学习,这里有着很大的学问。助学单是用来引领孩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实现我们过去说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华丽转身。我认为,一个智慧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引领孩子学会学习的老师。
把课堂交给孩子来经营
记者:您提到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不足。那么,“助学法”是如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的呢?
仲广群:给我的书写第一篇序的安淑华,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教授。在美国,目前“翻转课堂”很时髦,安淑华教授便是美国2013年“翻转课堂”奖的得主。她说,对比仲老师的助学课堂和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看似大同小异,但是有本质的区别。翻转课堂的结构是由低到高的认知过程。这种模式翻转了老师讲课,学生吸收知识,通过做作业巩固知识的传统模式。相比之下,仲老师“助学课堂”的课前、课中,学生都在进行高水平的认知。课前精心设计的助学单不仅增强了老师以学为主的课程设计的能力,也给学生一个增强学习主动性、实践性及学会反思的机会。“翻转课堂”不够好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示的微视频恰恰是灌输式的。安淑华说:“中国的数学能力在国际上给人的印象是有扎实的基本概念和很强的计算能力,但是创造力不足,仲老师的助学课堂强调了主动性、实践性,更注重学生的活动水平、结构和方式,这对学生提高创造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确确实实,在他们的印象里面,中国的孩子解题能力很强,但是没有后劲,不会创造。传统的课堂我归纳了三条原罪:小问题呈现、碎步子前行、短时间思考。因为一堂课要完成那么多任务,所以设计者把大问题切分成了很多小问题,一点一点去讲、去问。其实这就是灌输。我前前后后做了15年教研员,发现这是当前教学的通病。正确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包括错误让他自己去改正;自己改正不了的,同伴来帮你;同学也解决不了的,老师来帮你。所以在助学课堂上强调“三助”:自助、互助、师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