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这套概念是追寻规律得来的

时间:2016-09-13作者:本刊记者 梁希理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两课四段八环”为结构,强调以学生为本,这个简称“248”的模式还以“最大程度提升课堂效率”为落点,让教师精讲,让学生精练,努力从课型、学段到教学环节打造出一个理想型师生课堂。

把小“五为”变成大“五为”

课改在宁晋中学大面积铺开一些改革初见成效,但宁晋中学并不满足于此,又将“五为”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成内涵更丰富,考核落实更有力、更有制度保障的“大五为”教学体系。跟教学相关的方面几乎都收入“大五为”系统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比如阅读教学、反思教学、特优教学等等。

以反思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宁晋中学在师生当中广泛开展反思教学,教师和学生分别以“名师感悟”和“周记”的形式,总结个人对教法、学法的深刻反思,最后展示在学校官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

坚持内容多元,以校本教学拓展知识领域。为促使学生发展个性、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学校着力开发了德育、学科拓展、学科竞赛、大学先修、专业成长、乡土文化等八大系列校本课程,编印了《方圆随规》《凤鸣杨纡》《精彩在路上》等20多种校本教材,形成个性化、多样化、可选择的校本教学体系。这其中,大学先修校本课程包含《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三门科目,书中内容既立足高中学段,同时又与大学课程相互衔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接触大学内容,从而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个人的知识素养。2013年,宁晋中学校本课程荣获河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一等奖。

给“五为”配套管理

一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否有效进行,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否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标志。一系列实践也证明,王瑞中在宁晋中学的精细化管理上有着自己的深刻体悟。

他所面对的,是宁晋中学5000多名在校师生以及各种大小事务。人多事杂,情况多变,如果不对症下药,实现校园管理精细严实、坚实纪律保障、提高教学成绩只能是纸上谈兵。

其中最富有宁晋中学特色的是“逐级聘任制”的实行:由王瑞中聘任学区校长,学区校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任教师。全体教师依据自己上学年教学成绩和工作表现填报岗位意愿,按照“择优聘任、岗位竞争、有理有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精品区到实验区,由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逐级聘任。有能力的竞聘高位,力所不及的只能趋中,落聘的调出。这项制度的设立,实则是王瑞中对“丛林法则”的灵活应用。

从实际来看,推行的情况也比较乐观。对于学校组织里作业组这样最小的单位,王瑞中也投入了精力思考谋划。他所推行的精细化管理中,高层管理者的权力下放到作业组,作业组长享有用人聘任权、一票否决权等权力。他们还能机动地打造自己的团队,组成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战斗单元。这样一来,减少了上传下达、多层报批的冗余环节,加强了互动性、及时性,便于内部

协调。

有人觉得,王瑞中和宁晋中学的做法过于大胆。在王瑞中看来,从一人操心变为人人操心,一线教师在行政管理事务上的公共参与增加了,既加深个体对学校宏观管理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建立统一共识,同时还能发挥个体的智慧。一位老师则在个人总结里这样写道:“一周下来,深感做校长不易,做好校长更是不易。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全盘考虑每一项工作的安排以及各个细节的落实情况。”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