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宋欣园)11月3日,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的创新之路暨2016年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学者,一线教师、知名教育企业负责人等近400 位代表齐聚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分析教育创新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交流教育创新的前沿成果、经验,深入探讨了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的创新之路。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轮值主席谈松华在致辞中表示: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还存在于不同学校之间。如何弥合教育数字鸿沟,减少新的不平等,这是各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教育负责人、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创始成员 Harry Patrinos 认为:教育的鸿沟是客观存在的,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鸿沟在逐步扩大。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指出,技术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从单向传递向双向互动学习转变的进程。促进教师发展、调控学校薪酬、合理安排课时等都有待于教育领域的革命。
世界银行资深 ICT 专家、教育政策专家 Michael Trucano 认为,要让技术解决需要重复做的事情,让老师去做技术无法替代的事情。教育工作者要不怕失败,积极探索。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的创始成员汤敏提出,我们要用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集合影响力”,整体解决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以避免“马太效应”的产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创新 “20+” 论坛创始成员郭文革从实例出发,分享了其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模式探索,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开阔的思路。
当天下午,代表们围绕贫困地区县域教育信息化创新之路、“万人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方庄教育集群的融合创新深化应用等九大主题沙龙,探讨了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的创新之路。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共开展了8大主题演讲、9大自主沙龙、3大圆桌论坛,洞悉全球教育创新前沿理念与实践探索。
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由来自教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学者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实务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人士以及多家教育相关机构发起成立,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和地方政府、学校、企业推动此类实践的制度创新为两大关注焦点,旨在促进校企合作、私立部门与公立教育系统的对话及交流合作,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