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姜乃强)我国新广告法实施一年,但烟草广告监管状况不容乐观。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近日在京发布“新《广告法》实施一周年与禁止烟草广告执法观察报告”,显示互联网违法发布烟草广告问题突出,对公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
上海、北京、青岛等18个城市,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相继制定或修改了地方无烟规则,被称为“无烟城市”。报告显示,2015年9月1日新修订的《广告法》实施一年来,18个无烟城市对新《广告法》中涉及的烟草广告内容监管的实施率较低;在没有相关法律解释和部门规章的情况下,其广告监管部门对相关条文的理解不统一。
新修订的《广告法》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但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如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等存在大量违法烟草广告,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很多自媒体也在推送烟草广告。对此,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振宇表示,互联网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不应成为烟草广告监管的法外之地。
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烟民3.16亿,男性吸烟率为52.1%,女性吸烟率为2.7%。在全球烟草消费量排前30位的国家中,中国烟草消费量是第2至28位国家的总和。此外,在全国540多万个烟草销售点中,有近四成的销售点中有烟草广告,有近70%的销售点没有设立禁止青少年吸烟的宣传标识。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秘书长赵娜指出,烟草销售点、户外等公共场所,是烟草广告的重灾区,烟草广告花样繁多,易使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法律要求并未得到完全落实,应通过相关实施细则的尽快出台,促进工商部门严格执法。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认为,如今社会上的许多活动,如烟草赞助冠名、烟草植入广告、电视的吸烟画面、烟草博物馆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与宣传引导,是做好控烟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Kelvin Khow表示,烟草业每年花巨资投放广告,会吸引更多儿童、青年人成为吸烟者。采取有力措施,减少烟草广告对公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吸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