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研学旅行圆桌论坛都谈了些什么——

时间:2016-12-30作者:吴爽 张志胜来源:教育家杂志

 

 

研学旅行的安全如何确保?谁来担责?

 

多部门针对研学旅行首次联合发文,充分考虑到研学旅行实际运行的协同规律、综合性特征,是研学旅行试点走向全国的关键节点,对游学行业的规模化、健康化发展是重大利好。《意见》第一次明文规定,“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委托开展的形式,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此举可释放公立校2B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进一步打开国内游学和营地教育领域的向上空间;还可加速渗透培育2C市场,利于游学四象限的综合布局。

安全,可谓研学旅行的“天问”,是底线,是原则,是不可逾越之首位。政策红利的释放,势必带来研学人次的爆发性增长。对此,如何确保安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表示,“做研学旅行,怎么进一步把它落实?不仅仅是事后保,而是事前保,也不只是保险的问题,更重要是它有没有安全预案,做活动前有没有安全教育?起码坐飞机,飞机没有停稳之前,不能解安全带。从内部来讲,对孩子这些细节要教育好。另外一方面,出去以后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安全,在组织中落实,要让大家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保险,家长才能放心。”

 

研学旅行圆桌论坛都谈了些什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提到,“安全不适合空洞、空泛地说,它需要耐心、细心,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不安全。文件的出台把安全责任划分得非常细,教育部门和学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旅游部门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交通部门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保险公司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世纪明德坚持‘安全第一,安全度高于满意度;安全引领,安全度提升满意度’的安全双理念,投入很多力气在安全方面的工作,比如我们建立安全工作委员会,模拟各种场景、各种情形设置的安全预案,制定内部安全风险控制标准,用车标准,用餐标准,活动中遭遇极端天气和应急标准,包括车辆的晨检、晚检我们都有,理顺安全流程、保险机制等等。更重要的还是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我们开展了小小安全员行动,安全带行动等等,我们举办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安全营,让营员更有安全意识与保障营员安全同等重要。”“我们自己内部有安全基金,从前面的组织、行前动员,到上火车,行程结束,梳理了300多个风险点,并在内部进行安全评级,计算出安全风险值等等。”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补充到。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尹百宽从一位父亲的角度,从投资的专业角度,对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这个文件出来以后,明年行业会冒出很多可能不具备资质的服务机构,作为一名家长,我比较担忧。我认为,提供法律援助是这个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责任认定机制和偿付机制,要落实到细处。世纪明德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和部分试点的城市,和一些教育端口的,和学校,可以尝试着有一些以点带面的区域或者城市的一些文件或者细则,指导行业规范。

第二一定要有白名单机制,白名单机制非常重要。我们讲消费升级,机构可以通过服务切入,为不同家长,不同孩子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除了满足不同的教育价值,我们还要考虑到个性化的东西,可以在这方面获取它的收益。”

此外,中国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团体部副总经理韩笑还从未来保险公司和研学机构共同合作进行风险防范,甚至是开拓研学旅行险种的角度,进行了一些交流,如由保险公司派出专业人士为机构讲授相关的风险防范课程等。

“安全问题始终是基础教育一个重大问题,要想解决,光靠堵不行。一方面是外在的,从客观条上工作要做细,要认真负责,建立责任制,一方面是内在的,要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研学旅行已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具有普遍性参与的原则,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会从被大量释放,参与到研学旅行中的学生会呈井喷式爆发,从少量学生参与到大量学生参与,从很多年偶尔参加一次到一年多次的常态化参与,家长的态度也会从质疑观望到认可接受。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会实现从对研学旅行避而不谈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同时,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也会从各种补课中解放出来,转而将时间投向研学旅行活动中。

据了解,这或是继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后,业内首次举行的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意见》的研讨会。会议涵盖了教育、旅游、保监、投行、媒体等多个维度,旨在立足不同视角探究“研学旅行在中国”的优质落地方案,率先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措施,科学引领研学旅行实现行业聚变。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