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 和”: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时间:2017-02-09作者:樊锁强来源:教育家杂志

和谐,是中国古人的一种社会理想,是植根于东方文化的一种独特价值追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也是师大锦园国际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此学校确定了以“ 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谐与共,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

一所学校的发展,首先要让全体师生拥有美好的愿景,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既是师大锦园人的追求,也是他们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师大锦园人认识到,只有和谐,才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合作,才能得师大锦园的事业更具生命力。

学校秉承以“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坚持“ 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本着“ 以质量求信誉、以精品为发展、以人才求回报”的办学目标,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视野、多元化教育和全新的管理,把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和成就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把创建一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环境作为落脚点。师大锦园人把学校的精神提炼为“ 开放 崇真 和谐 发展”八字校训,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建设浓厚的环境文化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体现着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师大锦园人重点打造以“和”为主题的环境文化,努力做到“ 让校园的每一处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带给人美的艺术的感染。教学楼修建了艺术长廊,走廊及墙壁上悬挂着牌匾,楼梯文化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屋顶花园更是妙趣横生,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内书香园、赏诗苑、《论语》精华园等文化景观设计巧妙,独具匠心,优秀师生光荣榜感染着后来者发奋图强,优秀教师专栏里展示的教学标兵充满职业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从一棵树、一块石到每一处人文景观,都被赋予了人文的内涵。

校园文化不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视觉符号,还应是浸润人心的一股暖流。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共同构建了以“和”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时时刻刻都带给师生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营造和谐的管理文化

校园管理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编印了《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制度汇编》,通过制度管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给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色彩。

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加强“ 情感”管理,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满自信地、自主地发展,使每个教职工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心情舒畅地工作;学校注重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刚柔并济,着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态势,让优秀、和谐的管理文化引领教师主动发展,努力构造人际关系、亲情浓郁的校园人气场;以“无为而治”来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助力师生的教育幸福

教师发展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走校本研修、校本发展之路,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营造教师和谐成长的氛围,燃起教师幸福成长的激情,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