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办学纪实
在江南水乡的江阴坐落着一所名校。
从这里走出去的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国务院的副总理、有民主党派创始人、有院士、有将军、有书法家、有教育家……
百年的历史,承载她厚重的文化;百年的历史,见证她满门的桃李。
她就是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南菁高中老校门
南菁高中的前身是在清朝两江总督左宗棠协助下,由江苏学政黄体芳创办的“南菁书院”。“南菁”二字取自于宋朝理学家朱熹的名句“南方之学,得其菁华”。“南菁”二字更表达了创办者对于学校寄予的厚望。当时,她是江苏地区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辛亥革命之后,南菁书院更名为“江苏公立南菁学校”。学校第一任校董会主席张謇为校训题词“忠恕勤俭”,并据此书联语:忠恕为处人应事之方,勤俭为立名成业之本。
百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屡次搬迁,但是却始终教泽流长,不忘初心。学校形成了“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涵育南菁气质、培养未来强者”的育人目标,“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为人准则;发展了“自主为先、学科培优、国际融合、审美见长”的办学特色,提出了“有思想会表达、有爱心能宽容、有责任敢担当”南菁学生气质要求。
教育科研 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作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地学校、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区域推进优质学校工程项目学校、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南菁高中确立了“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师生来发展学校”的教育发展观。以优化教育教学工作为研究的核心目标,以解决学校管理、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着力点,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提升学校教育品质。2016年,学校申报的《基于传统文化的普通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研究》课题成功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杨培明校长领衔的《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师资建设 助推教师专业提升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学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自身提升的平台。2016年5月,学校与明远教育书院合作成立了明远教师发展中心。还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成立了“南菁卓越教师工作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助推教师专业的发展。去年,梅金生等两位老师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大美育课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景色宜人,古朴幽静而不失现代。亭台水榭,书院古井,碑刻长廊……漫步在南菁高中的校园里,一定会被她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文化所感染。这一切都与学校的大美育课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