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1960年当班主任,1978年研究班主任至今,从事班级工作实践与研究近60年,你觉得如何才能培养出“良师”式的班主任?
唐云增:这个问题使我常常思考得夜不成寐。我1960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后来工作的需要,领导指导班主仼,1983年调至教育局教研室开始研究班主任,尽管1997年退了休,我仍然在研究班主任。可以这样说,我用半个多世纪的生命,一直陪伴着班级和班主任。我不仅陪伴着班级和班主任,抱着“永远不离开班级的决心”,站在中国的教室里,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广大班主任同命运、共呼吸、齐实践、一起创造,度过了难忘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从1983年开始,广大班主任进行了“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使班主任工作从“经验”走向“科学”;2002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第一次探索了“班主任专业本质属性”。在广大班主任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条“本质属性”:(1)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2)班主任有自己的独特的操作样式;(3)把班级建设成为班集体,是班主任最基础的工作。从而使中国班主任工作走向“本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更使班主任工作走向了教育的“核心“,为培养“大国良师”式班主任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大国良师”式班主任应是“立德树人”育好己的班主任,静心精心上好课的班主任,全面育人带好班的班主任,“三守一吸”(守住中国传统文化、守住新中国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守住自己的内心,吸收国外一切先进科学思想成果)、富于创造的班主任。培养中国的“大国良师”式班主任就要建立“大国良师”式班主任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学习—研究—创造”。有了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有了“大国良师”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大国良师”群体必定会亮相于世界。
记者:欲为良师,必具师德。您认为师德对“大国良师”有何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云增:教育是一个心灵照亮另一个心灵的神圣的事业。欲为“大国良师”,必具师德。无师德非良师。有师徳,我们方能有良知,有人格,方能“以德育德”,就不会做丧失良知、丧失人格的事;有师德,我们的生活才有正确的方向和意义;有师德,我们才有不竭的动力,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有师德,我们才能不会去伤害、不会去折腾我们的教育对象;有师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有创造,报效祖国,立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