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核心是爱。
爱,意味着尊重,意味着理解,意味着无条件的接纳,意味着适时地放手。
师德更是一种责任。
责任,意味着担当,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砥砺前行,意味着成就他人完善自己。
——题记
她是娄底四中的一名教师。
从教近30年,从乡镇到城区,担任过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在各级教学比武中夺魁,在各类教研论文评比中获奖,在《湖南教育》《科教新报》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
她不仅仅是一名教师。
她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手漂亮的文笔,为教育鼓与呼,连年获嘉奖,让她赢得“才女”的美名;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野外拓展、团体辅导、家长讲座、个案接诊,四中的健康人格培养工程卓有成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她功不可没;她是湖南省教育学会会员、省市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身兼数职,校内校外,活跃着她的身影。
她叫胡志英。近天命之年的她,依然对生活有饱满的热情,对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她是“学习控”“工作狂”,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上的游戏,她从未玩过,麻将、扑克等等,她也都一窍不通。有人问她:下班后的时间怎么打发?她一脸愕然——从来不觉得时间还要“打发”,每天只觉得时间不够用。
确实,胡老师想做的事太多了。她爱读书,睡前阅读是多年的习惯;她爱书法,习小楷让她找到内心的宁静;她爱养花,家里阳台上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她爱旅游,世界这么大,想去看一看……当然,她最爱的是教育。多年来,她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一种极富创造乐趣的生活,一种充满爱意的生活。
让每一朵花,开成自己的模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可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要怎样爱才能真正爱到孩子心里?
在华达子弟学校担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时,胡老师发现班上一个叫小雅的女孩很优秀,成绩拔尖不说,小提琴还拉得婉转悠扬。平时,她特别爱看书,下课,很少和同学玩,拿出课外书来看,其他同学连她看的书的书名都认不全,她比所有孩子都显得早熟,总是独来独往,鹤立鸡群。可是,渴望同伴是天性,一次下课时,胡老师看到小雅呆呆地望着操场,操场上,女同学们在跳绳,欢声笑语不时飘进教室,小雅脸上流露出羡慕的表情,胡老师感到,她等候已久的契机到了,立即快步走到操场,叫正在跳绳的学生莉莉去喊小雅来一起玩。莉莉热情开朗的性格正好和小雅的清高孤傲形成互补,她马上跑到教室把小雅拉了出来,小雅很快学会了跳绳,她和同学们开心地跳着,脸上流露出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见此情景,胡老师悄悄地笑了,她知道,这对于小雅,将是难忘的一个时刻。后来,小雅和莉莉成了好朋友,也渐渐融入班集体。而莉莉呢,本来是个坐不住的孩子,在小雅的影响下,也爱上了阅读。
在小雅的日记中,果然写到了这一个阳光明媚的课间。而莉莉的妈妈,有一天,特意跑到学校,向胡老师报喜:我家莉莉终于坐得住了,还喜欢上看书,周末不再嚷嚷着去游乐场,而是要我带她去书店买书,胡老师,你用了什么魔法让我家莉莉变了?
有时,孩子的改变,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可是,要有心有爱的老师才能发现,所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样吧。
教育之道,存乎日常生活中。胡老师从养绿植悟到教育之道。有些绿植喜欢潮湿,必须多浇水,如一些学生需要不断鼓励;有些是耐旱的,多浇水就是溺爱,会适得其反;浇水有时机,夏天浇水要在早晚,冬天浇水要在中午,教育也要把握契机;有些要见阳光可是又不能暴晒,有些耐阴宜放室内;要及时修剪掉枯枝败叶,如同发现学生有问题要及时处理;要适时増土加肥……简单的植物,尚且有如此多样的需求,不能一概而待,何况一个个孩子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爱生如子,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有些学生,爱是鼓励;对有些学生,爱是鞭策;对有些学生,爱是支持;对有些学生,爱是宽容……对一个“太个性”的孩子,爱是无条件的接纳。一个叫倩的学生,她烫发、染指甲,上课照镜子,嚼口香糖,没把老师放在眼里,和同学也动不动就发生冲突。胡老师首先接纳她的“个性”,通过做家访了解到她父母在深圳开公司,家庭条件优裕。她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从小娇生惯养。知道了她“个性”的成因,胡老师心中有数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胡老师发现倩擅长画画,就让她担任宣传委员,时不时露一手,每次胡老师都及时表扬她,慢慢地同学们也接纳了她。融入了班集体,还当上班干部,倩不知不觉收敛了“个性”。终于,有一天,倩把指甲颜色洗掉了,头发也扎起来了。
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一棵树伸枝展叶;为一只笨鸟,搭一根矮树枝;给异想天开一个机会……顺应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让每一个孩子长成自己的姿态。尊重,陪伴,唤醒,引导,激励,解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有真正的教育。
让每一次相遇,都绽放精彩
一间教室,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三尺讲台,可以俯察桃李之盛。
师德是爱,更是一种责任。当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交给我们时,就是把一个孩子的一段生命交给了我们。教育就是一场生命的相遇,怎样让每一次相遇都绽放精彩?
这个问题曾经让胡老师困扰很久。在长年日积月累的阅读和思考中,在一次又一次敲打文字的过程中,胡老师渐渐用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的教学工作,重新打量面前的一个个孩子。
考试重要吗?重要;分数重要吗?重要。然而,将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孩子,不仅需要分数,更需要各种各样的能力,需要良好、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胡老师在与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都会告诉他们: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分数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快乐成长、健康成长,才是重点。希望多年以后,你们的中学记忆里,不只有做不完的练习册,不只有冷冰冰的成绩单,而是有花前月下的漫步、球场上的英姿勃发、舞台上的才艺展示……胡老师关注孩子的现在,更关注孩子长长的未来;她着重知识教学,更着力于生活智慧的传递。胡老师把她的每一节思品课,打造成一次次愉悦的人文之旅,学生们说听她的课感觉如沐春风。
四中自2012年开始实施健康人格培养工程,在娄底市率先开设“心理健康”专门课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唤醒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让快乐和爱的能量自然流淌。以胡老师等几名骨干成员为主体的团队在全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教会学生管理情绪,运用催眠、沙盘、绘画、音乐等疗法进行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等等。带领学生徒步曾国藩故居,探寻湖湘文化;翻越龙山之巅,开展部队联谊;参观韶山,培育爱国情怀;野外拓展,磨练坚强意志;放飞气球,释放心灵压力……每一次都是心灵的洗礼,每一次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相知。长期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独有的“1366”工作模式,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先后有央视、中国网、新华网、湖南卫视、红网、娄底日报等100多家媒体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没有一种成长像生命成长那样,如此复杂多变、难以琢磨,在这样的奥秘面前,常常会发现以往的教育规律无用,以往的教育方法无效。正因为如此,没有一种实践活动像教育那样充满了智慧挑战。胡老师喜爱挑战,喜欢不断“刷新”自己。在教育之路上走得越远,就越忙碌。她参与了一项国家级、两项省级课题研究,经常参加培训、开展调研、撰写学术论文,是校本教材的副主编;作为省级、市级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她要上公开课、示范课,参加市级、省级教学竞赛,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担任娄底市青少年健康发展专家委员会讲师等社会职务,经常开座谈会、做讲座,还应邀参与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地合作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编写工作……忙里偷闲,去年,年近半百的胡老师和一群年轻人同堂考试,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历程中,胡老师感觉自己的生命也愈来愈充实,灵魂也愈来愈丰盈。成就他人,也完善了自己。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与美好相遇,就是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养一片春光在心里,途经的每一处都会有花开。
胡志英(左)和《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高级编辑卢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