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我的事业从六十岁开始

时间:2017-12-27作者:邢晓凤 孟令豹来源:教育家杂志

我的事业从六十岁开始

 

周加惠: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退休前就职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训诂学》《唐诗宋词》《语文教学研究》等多门本科课程教学工作,对古典文学、唐诗宋词有较深的造诣。

 

去山东青岛采访,听说了周加惠老师的故事,一直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13年前,周加惠退休了,为了发挥余热,他同青岛市一批热心教育的同志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公益团队——青岛支教岛,并成为这个团队的骨干。他常年奔走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农村,为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殚精竭虑,不辞辛苦。青岛市周边农村的村镇,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说,我的事业是从60岁开始的——

 

用匠心做教育

1963年,周加惠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校临近孔府孔庙,孔子及其思想文化熏陶着莘莘学子,周加惠深受其益,特别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给了他终生的影响。

他说,语文课是中小学各门课的基础,无论哪门学科,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学不好语文,也就意味着无法学好其他学科。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会写文章、能背诵古典名篇,必须博览群书。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必须爱语文,爱教语文,爱研究语文。一个对语文学科毫无兴趣的人,是无法教好语文的。

周加惠深知,文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古代文学。多年以来,他潜心研究唐诗宋词,研究训诂学,并将自己的研究付诸实践,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他认为,这对教好古代诗文极其有用,“如今,国家教育部在编定中小学语文时,古代诗文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特别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我,方能教书育人”。

 

将爱的种子撒向乡村深处

周加惠年轻时曾经在农村工作过23年,那是在经济比较贫困教育比较落后的沂蒙老区。那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偏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由此,他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深感于心,他认为农村教育太需要帮扶,太需要关心了。

虽然后来他回到城市做了大学老师,但心仍牵挂着农村。2004年退休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送课下乡”活动中去,带着青岛市区的优秀教师到偏远农村上课。

 

我的事业从六十岁开始

 

在此过程中,他要面对各种声音,有不解、讽刺、嘲笑,诸如“一个大学教授,不在书斋里好好研究学问,整天领着一帮小学教师往农村跑,有什么意思?还荒废了自己的学问”。但周加惠并没有被外界的质疑所困扰,对农村孩子的牵挂让他一直坚持着,他坚信只要慢慢地影响大家,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农村,并且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农村学校,一定能使农村教育的状况有所改变。他说:“当下我们不缺学者,缺的是实干者。关于农村教育,许多学者也在研究,在做课题,不少人因此而获奖。但亲自放下身段,到农村去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的人实在太少了。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哪怕不获奖,不做课题,默默无闻,我也愿意。因为农村需要我,农村的孩子需要我。我愿意像陶行知一样,和农村的孩子打成一片,给他们以帮助。”

周加惠主导的“送教下乡”活动通常是农村学校发来“订单”,内容包括送教的学科、年级、课题等,然后由周加惠在城区名校选老师。为了选到合适的教师,周加惠每次都要打无数个电话。这件事既麻烦,又琐碎,每天脑子里都在寻找“下一个”。但他却把它看成一种乐趣、一种幸福。

周加惠自己也经常深入农村中小学。他利用自己的业务专长,给学生讲古典诗词,讲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中小学语文课本里传统文化篇目大大增加,他觉得有了用武之地。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他却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充满了激情,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奔波在乡间村校。

为了能长期为农村教育出力,周加惠平时很注意锻炼身体,送教13年,只病过两次。一次是到农村送教的路上,突然晕过去了。当时正值12月份,天气很冷,司机赶紧调转车头,将他送到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没出大事。还有一次,周加惠准备到一农村小学送课,一切安排就绪,可就在那天夜里,他突然发起了高烧,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但他一想到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他,周加惠不顾病情,挣扎着坐起来,亲自安排其他送课教师,一连打了五六个电话,安排妥当,他才松了口气。

长期的坚持,使他和市区、农村的校长及老师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有几个学校的老师们几乎每个人都下过乡,送过课。这既给农村学校带去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也使市区的老师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老师们把能到农村上课看作一种荣幸,精心备课,反复揣摩,集体研究,他们有了更大的幸福感、更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面对外界的质疑,周加惠表示,送教下乡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教育有效途径,它改变了农村学校的校风,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13年送教下乡,一是看到农村教育的确应当帮扶,这是一份责任;二是城市教师自愿帮扶农村教育的自觉性感动了他,激励他不断坚持。

周加惠曾去青岛市所属的平度最东边的一个学校——旧店小学。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该校的老师们对送课活动表示怀疑,周加惠第一次去的时候,老师们也不热情,但周加惠并不在意别人的态度,他选派老师,有获得全国大奖的,有省级和市级优秀教师,有各学科的带头人,这使得当地的老师大开眼界,发现课原来还可以这样教。老师们态度的转变让周加惠十分欣喜。送教活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当地政府拨发资金,为学校盖起了大楼,校长请他为新楼取名题字,周加惠想到此地叫“旧店”,便为大楼取名“新景”,并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新景楼记》,放在教学楼的进门大厅。

至今,在“送教下乡”的路上,周加惠已奔波了十三年,走过200多所农村学校,上了1000多次课,有10万多名学生受益。如今,周加惠脚步依然没有停止……

 

我的事业从六十岁开始

 

教育的真谛源于内心的爱

当周加惠听到2017“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的消息后,内心非常激动,他说,这次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意义重大。我们的党刚刚开完十九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肩上的重大责任。“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恰逢其时。

“在我们所接触的教师中,有许多优秀教师,他们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完善,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在行动,都在向十九大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奋进,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吗?”周加惠强调。

周加惠表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需要有一大批良师来支撑教育这座大厦。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作为一个良师,还应该有更高的标准。说起“大国良师”评选活动,周加惠似乎早有准备,不禁侃侃而谈:

“大国良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我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世界的变化,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建设一个大国、强国,人人有责,而担负着教书育人重大责任的人民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懈怠,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大国良师”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建设一个大国强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提高,离不开教育;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一个教师,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老一套,不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观点,这样的教师,会被时代淘汰,不可能是良师。

“大国良师”要懂得教育和教学规律。教育和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首先要懂得并掌握这些规律,各学科都有各学科的教学规律。比如语文应当怎样教?怎样学?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教了一辈子语文的老师也回答不出来,这就是教书匠和教育大师、教育良师的区别。当前的许多教师,还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上,所以,也就很难把课教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学习。

教育的真谛,无非就是一个字:爱。拥有爱心是对“大国良师”最起码的要求。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学本领、打基础的阶段。这一个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讲都至关重要。一个教师,如果不爱学生,对孩子缺乏爱心,也就很难教好课。

我们终于找到了老先生人老心红的缘由了——难怪他说我的事业是从六十岁开始的,一个对教育、对孩子怀着如此挚爱的人是永远不会老的,我们也真心祝愿老先生永远“青春”常在!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