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独辟蹊径,向更美好的教育前行

时间:2018-07-06作者:周彩丽来源:《教育家》杂志

李永福:湖南省娄底市第四中学校长

 

5月18日,湖南省娄底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娄底四中)正式成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作示范校”。一个基础薄弱、默默无闻的中学,在几年内跨越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办学条件一流、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的特色中学,校长李永福是怎样带领四中人独辟蹊径,后发赶超,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的呢?

 

这是一个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切。李永福认为:“新时代呼唤更美好的教育。美好生活是一种期待,教育必须跑在前面;美好生活是一种感受,教育必须进入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美好生活是一种创造,教育必须为它提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

 

独辟蹊径,向更美好的教育前行

李永福(左三)经常组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下乡活动”

 

打造“全国领先”的人格教育

 

2011年秋,李永福从娄底三中教学副校长岗位调任娄底四中校长。

 

第一次去四中,李永福见到的是一座“农场”般的学校:一条泥泞小路通往低矮的校门,两栋破旧的教学楼,教室里的桌凳也破破烂烂。操场狭小,因为没有场地,建校21年了,从未举办过全校学生运动会。

 

第一次教师大会上,李永福庄严承诺,要让四中“三年大变样”。他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校园面积由70多亩扩展到130多亩,新建教学楼,新建高标准田径场;他抓管理,带领导班子成员外出学习,找差距,求经验;他抓教学,以课程改革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以教育科研锤炼教师队伍素质……四中以崭新的面貌崛起。

 

但是,李永福倾注心血最多的还是学生。

 

四中所在的娄星区,一中、二中、三中、五中等省市级示范校林立,四中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来学校就读的不是所谓的“优质生源”。这些学生如何发展?李永福苦苦思索。

 

彼时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实施团队来到娄底寻找合作学校。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是由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五部委共同实施的项目,2011年,娄底市成为首批试点的8个地区之一。该工程的宗旨是帮助青少年儿童解除成长中的困惑,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与李永福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学生们将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不仅需要分数,更需要各种各样的能力,需要良好、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于是,在很多学校都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李永福独辟蹊径,决定在学校推行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工程。

 

2012年3月,四中开始了健康人格培养试点工作,率先在娄底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围绕学生健康人格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这3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心理测量、行为干预、情绪管理、潜能激发、催眠治疗、沙盘疗法、绘画分析、音乐放松、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以及大规模的野外拓展活动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四位一体的立体培养平台,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探索出了独有的“1366”工作模式,即建立一支专业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工作队伍,办好家长、老师、学生三个课堂,推广六项技术,开展六项活动。这一模式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学校被确定为娄底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实践基地,成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也被湖南省确立为资助课题。

 

2013年,有专家、教授来到娄底四中考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娄底四中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通过探索,找出了一套成功的健康人格教育方法和模式,经验具有整体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人格教育展现育人“魔力”

 

随着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的全面推进,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学习热情、心态、人格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小旭、小博、小圣3个学生因打架、上网、吸烟、厌学等“劣迹”在原来的学校待不下去。在其他学校屡屡碰壁之后,几位家长听说“四中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工程,教学生有一套”,不约而同来到了四中,李永福接收了他们。

 

开学还没有半个月,这3个学生就玩在一起,一起悄悄去纹了身,并和班里另外4个男生结拜为兄弟,取名“七匹狼”。由于担心政教处老师查处他们的纹身,他们便离家出走,留下纸条说不想读书了,不知去向。李永福组织师生,通过手机定位、同学联系等多种办法,辗转涟源、冷冮、新化三地,花了4天时间,才把3人找回来。家长们恨铁不成钢,决定弃学,带他们外出打工。

 

“如果就这样把这些‘问题’学生推向社会,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变坏,那这3个孩子就毁了。”李永福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做通班主任的工作,让这“ 三匹狼”又回到了教室。

 

该班主任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给“ 七匹狼”施“魔法”:开展一对一帮扶、催眠体验、SPCS心脑协调训练、野外拓展活动等,发掘其潜能,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其自控力;又开展家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亲子互动活动,更新家长教育理念,融洽亲子关系……这些孩子最终步入正轨,健康成长。小旭妈妈在家长会上激动地说:“ 小旭在四中读书,是他的福气!”

 

“三匹狼”的变化不是个例。实施人格教育工程后,学生曾出现的情绪压抑、逃学厌学、沉迷网络等问题都逐渐改善,注意力、记忆力、自信心和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老师教学也轻松了。教师乐业爱生,学生勤学好问,校风和乐和美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 教育乃百年大计,要为子孙后代做点事。”在教职工大会上,李永福做出如是宣言,他要求老师们“ 教一届学生三年,要为学生想三十年。”

 

爱之深,计之远。“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是李永福的信条,也是他实施人格教育工程的原因。李永福在学校教学楼上制作悬挂了一幅永久性的标语:传承文明塑造健康人格,启智创新实现全面发展。这句话包含了他的教育理想与办学追求:“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格健康的,都是全面发展的。”

 

在四中,李永福贯彻“ 没有差生,只有还在挖掘潜力的学生”“ 让学生多元发展,对学生多元评价”的理念。他要求老师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有变化。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类平台,让学生展现才艺、个性;学校不单以考试成绩“ 论英雄”,对学生实行“ 操行”“ 才艺”“ 劳动”等多方面的评价……

 

李永福说:“ 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分数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快乐成长、健康成长才是重点。我希望多年以后,学生们的记忆里,不只有做不完的练习册和冷冰冰的成绩单,还有球场上的英姿勃发、舞台上的才艺展示、绿荫林下的漫步……教育,要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凭借这样的信念和情怀,凭借教化生命、改变教育的作为,4月,李永福在“2017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被推选评定为“大国良师”。他说“面对荣誉,我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大了,我只有永不停歇,向更美好的教育前行。”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