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时间:2018-09-23作者:徐冒来源:《教育家》杂志

本刊讯(记者 徐冒 通讯员 黄舒琦)在古代,贤人求学以以追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精进为通达。中秋节来临前夕,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作为全国传统文化基地实验学校,汲取“六艺”精髓,在2018年中秋前夕开展了“承古风,传六艺,2018玉鸣中秋共此时”活动。

 

9月22日,全校师生、家长身穿汉服,穿越“时间之门”,踏上“时光红毯”,大手牵小手,共庆中秋佳节。玉鸣小学校长夏淑平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她带领660多位参与活动的师生与家长学作揖等古礼节,旨在倡导师生做品行端正、行为优雅的中国人。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此次主题活动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明礼节,品端行雅。“礼之用,和为贵。”一袭红毯,迎来了300多对亲子的傲人风采。有从秦代“穿越”的剑客,气宇轩昂;有化身为唐代贵族的世家子弟,风度翩翩;更有谦逊有礼的儒家学子,文质彬彬。在场的学生家长认为,“这一次特别的风采秀,秀出的不仅是我国古代服饰的优美,更是彰显我中华上下五千年礼仪之邦的华夏气魄,以和为贵,由己及人。”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第二章:知音律,阳春白雪。现场学生根据提示吟唱或吟诵与中秋月圆相关的诗词歌赋,配上古典弦乐的伴奏,美妙的童声在校园回荡。

 

第三章:练投射,雅士投壶。古有雅士投壶,讲究文明、谦和,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活动现场,玉鸣学子化身雅士,优雅地向窄口壶里扔出礼让之“箭”,进行运动娱乐之余,让学生体验一番古人的雅韵。

 

第四章:学蹴鞠,驭球有术。早在我国战国时期,蹴鞠就成为一项民间运动,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当日,从古代“穿越”而来的运动小健将们,儒雅偏偏也有几分将门风采,有的人娴熟运球确过于轻敌,有的稳扎稳打最后出人意表。小蹴鞠,也有大智慧,正确驭球,不容小觑。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第五章:习书法,笔下生辉。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古有六书造字,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玉鸣学子用传统书法中国文字的魅力,他们全神贯注、点横撇捺、一丝不苟,让书法在笔尖飞舞,让“秋月”在纸上流传。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第六章:解灯谜,通关算术。“数,术也。”益智有趣的谜语在如条条彩带在五彩的花灯下随风飘扬,学生穿梭其间,流连忘返,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画。谜面前,一双双欣喜而激动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益智添趣、娱乐生活的同时,更以这种传统高雅的文艺形式展示了一方水土历史、自然、经济、人文、民俗之特色与魅力,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让大家乐中有学,共同领略祖国传统习俗的无穷奥妙。

 

“六艺”之下的游园活动让师生激情澎湃,不时传出一阵阵开心的大笑,尤其是那些捧着各式各样奖品的玉鸣学子,更是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夏淑平说:“通过此次活动,玉鸣学子不仅体验中秋活动带来的乐趣,更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承古风,传六艺,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玉鸣的校园里生根发芽,开遍繁花。”

 

家校携手,过有“中国味”的中秋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