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年会以“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由“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中外院校项目合作洽谈会”和“中国国际教育展”三大部分组成,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各国乃至全球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携手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与合作。本次大会共有来自中外2000多名嘉宾、代表参加。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开幕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赵灵山主持大会
据悉,目前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和中外教育界的年度盛会,并成为中国教育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和重要桥梁。
中国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给大会做了书面致辞,他表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毫不动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13亿多中国人民有了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今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以大会的召开为标志,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开启了加快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
年会现场
陈宝生部长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年会提供的机会,深入交流,集思广益,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智慧,共商实现教育现代化之路,描绘全球教育未来蓝图。
俄罗斯高等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玛丽娜·布若维斯卡亚女士发表致辞
主宾国机制是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重要特色。本届年会的主宾国是俄罗斯。近年来,中俄两国的国际学术流动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也成为加强中俄高校纽带关系、增进两国教育开放交流的绝佳机会。会上,俄罗斯高等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玛丽娜·布若维斯卡亚女士为大会致辞。
她表示,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所做的事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教育能够帮助世界继续发展,能够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全球化的世界,更高效地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副部长约翰·郝利根先生为大会致辞
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副部长约翰·郝利根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需要现代化,教育系统也需要进行现代化,我们的课程也反映了目前经济和社会日益变化的需求,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是如此,中国的教育系统也非常强大,爱尔兰非常愿意与中国的教育系统进行合作。
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做了主题发言,刘利民会长表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已经走过十九年时光。十九年来,年会精心设计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汇聚全球智慧,为促进中外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中国对教育、对未来、对人类命运关切的使命与担当。十九年的坚守,是协会不忘初心,坚持以民间渠道推动教育国际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年会已成为政策咨询、学术研讨、信息交流、展览展示为一体的国际教育交流大平台,成为中国教育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和重要桥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做主题发言
刘利民会长表示,教育是国家和民众间交流与对话的关键力量,是承载、传播、延续文明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教育要立足各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更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次年会将“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作为主题,契合了全球化发展趋势,把握了世界教育潮流,回应了社会对教育发展、人类命运的关切。在此他提出四点倡议:
一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二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思考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三是联合开展国际科研攻坚,推动发展成果共用共享;四是激发教育国际交流活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内涵发展。
航天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少将做了主题为《用教育托举飞天梦想》的精彩发言,分享他对于教育现代化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航天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少将做主题发言
景海鹏少将表示,此次年会以“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为主题,深入探讨推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进程、携手探索全球未来教育发展与合作,必将对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景海鹏少将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成才和三次飞天经历。他表示,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强盛、整个人类的发展。载人航天处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的最前沿,是人类开拓生存空间的新疆域,在彰显人类探索精神方面具有着巨大优势,在开展空间应用方面发挥着人在太空的独特作用,对于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索精神,以及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教育,也应该服务、回馈教育。
与会专家、嘉宾还就“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更多有益思考。
“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专题研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