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时间:2018-11-26作者:黄笑媛 王俊文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九十年华智慧树,辛勤浇灌十六载。11月23日,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沙州宾馆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张家港市教育局、张家港市社科联、张家港市科技局共同主办,张家港市教育学会、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承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吴中区教育局、鹿苑小学协办。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智慧学研究的有关学者,部分省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本届会议以“发展智慧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学、思维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增进学科内部及跨学科交流。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杨春茂,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黄笑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原秘书长王国政,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秘书胡冀燕,江苏省教育学会原会长周德藩,张家港市政协主席黄雪元,张家港市副市长徐平观,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所长顾秉钧,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马丽忠,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程朝阳,张家港市科技局副局长孙东亮,张家港市社科联副主席俞鞠敏等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精彩发言。会议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黄笑媛主持,江苏省供销社副处长丁鸣江宣读了顾明远、乔宽元、朱钧侃以及张家港市政协的贺信。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张家港市副市长徐平观致辞

 

张家港市副市长徐平观在致辞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天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与我市一线教师共议智慧教育和思维培育,这对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意义非凡,有助于提升我市智慧教育的品质,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我市的智慧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为我市教育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希望我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好这一机会,虚心学习、行稳致远,多向专家取经问道,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参与研究实验,为我市从‘教育强市’向‘教育名市’转变作出积极的贡献!”杨春茂、王国政、周德藩、马丽忠、程朝阳和聂颖等同志先后在会上讲话发言。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所长顾秉钧先生作专题报告

 

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所长顾秉钧先生作了题为《实行智力智慧 培育有创新发明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题报告,他讲述了智慧学、思维学在张家港地区研究和探索的历程。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他认为中国智慧可教可育,智慧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因为他们正是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13亿人用智慧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发智力智慧的目的就是希望大众都能达到高智工作、生活,大慧创新发明。普及智慧的目的除了尽最大努力建设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尽量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用智、用慧、用现代化技术创造出高质量的先进产品,实现共同健康、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

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现场

 

与会代表23日下午在鹿苑小学参观了智慧研究的内容和成果,24日上午专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技术分会、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吴中实验小学、胥口中心小学、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文星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胜浦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苏州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梅堰实验小学、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昆山市裕元实验小学、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中学、张家港市鹿苑小学、东莱小学、张家港市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学校代表围绕智慧学在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应用,中小学生、幼儿思维品质的提升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张家港是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学、思维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以90岁高龄的老党员,顾秉钧先生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已经深深地将张家港精神和智慧学研究相融合,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尝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三智九慧”、“五个基础能力”的研发,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近20年孜孜不倦的探索,智慧学研究的“张家港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